[发明专利]一种无溶剂型防腐导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69866.1 | 申请日: | 2016-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英;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康泰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79/02;C09D5/08;C09D5/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尹彦 |
| 地址: | 528216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防腐 静电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溶剂防腐导静电涂料,该涂料由A组分和B组分按下列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A组分:B组分=100:60~70。其中:A组分为防腐导静电涂漆,其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配制而成:聚氨酯接枝改性环氧树脂60~70、半导体包覆片云母粉16~22、盐酸掺杂型导电聚苯胺10~16、润湿分散剂2~4;B组分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固化剂。本发明还公开了无溶剂防腐导静电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涂料绿色环保,具有稳定的静电防护性能和优异的耐盐雾、光老化防腐性能,力学性能优异且在X波段电磁波透过率不低于98%,主要用于高速歼击机雷达罩防腐与静电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功能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电磁波透过率的无溶剂型防腐导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光、机、电等高度集成的机载雷达是最重要的远程探测精密设备,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净化度等要求非常高,通常要安装雷达天线罩构成密闭空间来控制内部环境参数。为了保证雷达天线的探测距离和精度,要求雷达罩在8~12GHz的X波段具有良好的电磁波透过性能。因此,目前雷达罩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来保证透波效率,但该材料为绝缘材料、耐盐雾和光老化性能较差。高速歼击机飞行速度一般在2马赫以上,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会严重干扰雷达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国内导静电涂料一般为溶剂型,不仅需要价格较高的有机溶剂,消耗了资源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氯化橡胶为成膜物质的涂料在南海地区的耐老化性能很差,储存期和使用寿命短,容易凝胶变质。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和氟碳聚氨酯涂料涂层耐老化性能优异,但干燥非常慢,现场施工效果较差。尤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导致现场施工过程涂料粘度快速上升,涂膜容易出现针孔而影响耐盐雾防腐性能。除此之外,国内现有导静电涂料由于介电常数高,在X波段的电磁波透过率多低于9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高电磁波透过率的无溶剂型防腐导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涂料层与雷达罩基体界面结合强度高、具有优异的耐盐雾腐蚀和光老化性能、以及稳定性静电防护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防腐导静电涂料以亚微米级的半导体包覆片云母粉和盐酸掺杂型导电聚苯胺为复合导电剂,以低粘度聚氨酯接枝改性环氧树脂主要成膜物质。该涂料为双组分涂料,其由A组分和B组分按下列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A组分 :B组分 = 100 :60~70;
其中:A组分为防腐导静电涂漆,其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聚氨酯接枝改性环氧树脂 60~70、
半导体包覆片云母粉 16~22 、
盐酸掺杂型导电聚苯胺 10~16、
润湿分散剂 2~4;
B组分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用作固化剂 。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无溶剂型防腐导静电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 根据所述无溶剂型防腐导静电涂料的配比称量各类物料;
b. 在聚氨酯接枝改性环氧树脂中加入润湿分散剂,以600~800rpm的转速搅拌10~20min,搅拌均匀得到分散的聚氨酯接枝改性环氧树脂;
c. 在所述分散的聚氨酯接枝改性环氧树脂中缓慢加入亚微米级半导体包覆片云母粉和盐酸掺杂型导电聚苯胺,再以2600~2800rpm的转速进行高速分散1~2h,得到细度≤15µm的防腐导静电涂漆;
d、在所述的防腐导静电涂漆施工前加入固化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600~800rpm的转速下分散10~20min,得到所述的无溶剂型防腐导静电涂料。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康泰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康泰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9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