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油污泥调剖堵水用智能注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8989.3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袁鹏;李瑞;马昌明;王浩;龙华;郑猛;张俊;柳荣伟;陈小凯;刘建山;刘冬;匡旭光;白龙;白勐;王艳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 污泥 调剖堵水用 智能 注入 系统 | ||
1.一种含油污泥调剖堵水用智能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含油污泥调剖堵水用智能注入系统包括:
配液装置(100),设置有用于混合配液装置(100)内含油污泥调堵剂溶液的第一搅拌组件(105),配液装置(100)包括配液罐,该第一搅拌组件(105)固定于该配液罐的顶端,该第一搅拌组件(105)包括搅拌部和驱动部,该搅拌部设置于该配液罐内,该驱动部设置于该配液罐外,该驱动部与该搅拌部连接并能够驱动该搅拌部转动;
该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51),该搅拌部包括第一搅拌杆(1053)和第一搅拌叶片(1054),该第一搅拌杆(1053)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051)连接,第一搅拌叶片(1054)与该第一搅拌杆(1053)另一端的侧壁固定连接;
储液装置(200),通过第一输送管线与配液装置(100)连接,储液装置(200)设置有用于混合储液装置(200)内含油污泥调堵剂溶液的第二搅拌组件(204);
注入泵(300),通过第二输送管线与储液装置(200)连通;
控制单元(400),能够控制配液装置(100)、储液装置(200)和注入泵(300)的运行,还能够使配液装置(100)内含油污泥调堵剂溶液经过储液装置(200)后进入注入泵(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调剖堵水用智能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杆(1053)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搅拌叶片(1054)为两组,两组第一搅拌叶片(1054)沿第一搅拌杆(1053)的轴向间隔设置,每组第一搅拌叶片(1054)均设置有至少三个扇形叶片,每个该扇形叶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6°至50°,并且沿竖直方向,位于上方的一组第一搅拌叶片(1054)的直径小于位于下方的一组第一搅拌叶片(1054)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油污泥调剖堵水用智能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配液罐内设有第一过滤网(108),第一过滤网(108)为筒状结构,第一过滤网(108)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第一过滤网(108)的轴线与第一搅拌杆(1053)的轴线重合,第一过滤网(108)的内径大于位于下方的一组第一搅拌叶片(105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污泥调剖堵水用智能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配液装置(100)还包括位于该配液罐顶端的进液管线(102)、观察口(107)和液位监视器(106),进液管线(102)的一端与该配液罐顶端的储液进入口(201)连接,进液管线(102)的另一端设有进液管线快速接头(101),进液管线(102)上设有进液电动阀门(103),进液电动阀门(103)与控制单元(400)连接,该配液罐的下部设置有配液装置出液口(114),配液装置出液口(114)和储液进入口(201)分别位于第一搅拌杆(1053)的左右两侧,观察口(107)和液位监视器(106)也分别位于第一搅拌杆(1053)的左右两侧,配液装置出液口(114)和储液进入口(201)到第一搅拌杆(1053)的轴线的距离均大于第一过滤网(108)的外径,观察口(107)和液位监视器(106)到第一搅拌杆(1053)的轴线的距离均小于第一过滤网(108)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调剖堵水用智能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液装置(200)包括储液罐,该储液罐的顶端设置有储液进入口(201),该配液装置(100)还包括泵注装置,该泵注装置包括螺杆泵(109)和螺杆泵电机(110),螺杆泵进液口(112)与配液装置出液口(114)连接,配液装置出液口(114)位于该配液罐的下部,该第一输送管线的一端与螺杆泵出液口(113)连接,该第一输送管线的另一端与储液进入口(201)连接,螺杆泵电机(110)与控制单元(400)连接,螺杆泵电机(110)能够驱动螺杆泵(109)运行并将该配液罐中的含油污泥调堵剂溶液泵送至该储液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89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油管水平井测试装置
- 下一篇:井下低压脉冲射流调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