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盘减振装置以及硬盘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8061.5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精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93 | 代理人: | 夏声平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装置 以及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硬盘减振装置以及一种硬盘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一般是将硬盘安装在整机内部,拆装更换时,需要将整机箱盖打开才能将硬盘模块拆卸下来,十分不方便。
再者,整机受到振动时,容易造成硬盘磁头共振而使得硬盘不能正常工作,出现蓝屏现象。因此,现有技术对于有抗振要求的硬盘兼设有减振装置,但一般使用尺寸较大的减振垫,所以需要整机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并且零件多、装配复杂,且硬盘一般是水平方向安装,导致体积大,对于空间上的紧凑型整机安装不方便,且在振动中容易碰到其他部件而导致减振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硬盘减振装置以及一种硬盘组件,其可具有垂直安装且拆卸方便等特点。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硬盘减振装置,包括:硬盘盖;硬盘减振支架,与所述硬盘盖固定连接在一起;多个减振垫;以及硬盘固定支架,与所述硬盘减振支架之间通过所述多个减振垫弹性连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盘盖包括片状主体部、形成在所述片状主体部的内表面上的多个压铆螺柱、形成在所述片状主体部的一个侧边的舌头卡扣、形成在所述片状主体部的另一个相对侧边的片状竖直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片状竖直部上的松不脱螺钉;所述硬盘减振支架通过多个螺钉分别锁入所述多个压铆螺柱而与所述硬盘盖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减振支架包括片状主体部、形成在所述片状主体部的两个相对侧边的两个片状竖直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片状主体部的多个角落的多个安装部;每一个所述安装部上形成有螺钉过孔,从而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部上的所述螺钉过孔而可将所述硬盘减振支架与所述硬盘盖锁固在一起;所述两个片状竖直部中的每一者上形成有两对大小孔,每一对大小孔包括相连通的一个大孔和一个小孔,所述多个减振垫分别卡固在所述两个片状竖直部上的共计四对所述大小孔的小孔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固定支架为两个,每一个所述硬盘固定支架包括片状托起部、形成在所述片状托起部的一个侧边的一个第一竖直片状固定部和两个硬盘竖直片状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竖直片状固定部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竖直片状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竖直片状固定部和所述第二竖直片状固定部的横向连接部;所述两个硬盘竖直片状固定部分设在所述第一竖直片状固定部的相对两端外侧且与所述第一竖直片状固定部间隔设置,从而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硬盘竖直片状固定部上的硬盘固定孔而可将所述硬盘固定支架与硬盘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竖直片状固定部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螺纹孔,所述第二竖直片状固定部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的螺钉过孔,从而通过螺钉依序穿过所述第二竖直片状固定部上的所述螺钉过孔和相对应的减振垫而锁入所述第一竖直片状固定部上的所述螺纹孔而可使得所述硬盘减振支架与所述硬盘固定支架形成弹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硬盘竖直片状固定部和所述第二竖直片状固定部分设在所述第一竖直片状固定部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二竖直片状固定部的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一竖直片状固定部的外侧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距以用于保证所述减振垫有弹性形变以及保证所述硬盘减振支架与所述硬盘固定支架之间为软接触,所述第一竖直片状固定部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硬盘竖直片状固定部的内侧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距以用于保证穿过减振垫的螺钉不会顶到与所述硬盘固定支架固定连接的硬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四对所述大小孔呈对称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减振支架的所述片状主体部上形成有多个散热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减振垫为橡胶减振垫。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硬盘组件,包括硬盘和前述任意一种硬盘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硬盘与所述硬盘减振装置的所述硬盘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盘组件垂直安装在工控整机箱体侧壁上。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硬盘减振装置具有组装简便、零件少、成本低且适于垂直安装等优点,而且体积小,其对于紧凑型整机而言能够节省空间且不会影响整机的整体性能。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8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