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卟烯‑铱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67749.1 申请日: 2016-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5837583B 公开(公告)日: 2018-04-13
发明(设计)人: 常毅;沈珍;李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87/22 分类号: C07D487/22;A61K41/00;A61P35/00
代理公司: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41107 代理人: 路宽
地址: 453007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卟烯 金属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卟烯-铱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目前是世界上最为致命的生理疾病之一,每年花费在如何治疗癌症以及改善癌症治疗效果上的研究经费就达数十亿美元。利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放射性治疗、化疗等手段来治疗癌症往往会引起诸多的副作用,影响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光动力治疗(PDT)作为一种可控性更好的治疗各种癌症的微创手段和方法越来越的得到人们的关注。与其它癌症治疗方法相比,光动力疗法具有以下优点:一、可以治疗外科手术方式所不能够实施的癌症类型;二、对于身体健康程度较差,不足以利用外科手术、化疗、放射性治疗的的患者来说,光动力疗法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三、光动力疗法和放射性疗法、化疗相比,在对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损伤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光动力疗法中所用的光敏剂单独存在条件下没有任何器官毒性;四、光动力疗法可以作为治疗各类顽固癌症的主要方法或者辅助治疗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光动力疗法还可以广泛的用于心血管病、皮肤病、眼科疾病以及传染病的治疗。[参见:(a)Kawczyk-Krupka,A.;Bugaj,A.M.;Latos,W.;Zaremba,K.;Wawrzyniec,K.;Sieron,A.Photodiagn.Photodyn.2015,12,545-553;(b)Vohra,F.;Al-Kheraif,A.A.;Qadri,T.;Hassan,M.I.A.;Ahmedef,A.;Warnakulasuriya,S.;Javed,F.Photodiagn.Photodyn.2015,12,150-159;(c)M.Ethirajan,Y.Chen,P.Joshi,R.K.Pandey,Chem Soc Rev 2011,40,340-362;(d)M.R.Hamblin and P.Mroz,in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Advances in hotodynamic Therapy,Artech House,Boston,2008;(e)Dolmans,D.E.J.G.J;Fukumura,D.R.;Jain,K.Nat.Rev.Cancer,2003,3,380.]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敏化反应。注入生物体内的光敏剂(PS)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下,组织内部聚集的光敏剂(PS)受到激发,而激发态的光敏剂通过系间窜越过程(ISC)由单重态跃迁到三重态,在跃迁回基态的过程中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气分子,从而生成活性很强的单线态氧。单线态氧是主要的细胞毒性剂,非常活泼,能与生物底物快速反应,导致细胞的氧化和坏死,从而有效地摧毁肿瘤细胞。[参见:(a)Benov,L.Med.Prin.Pract.,2015,24,14-28;(b)Celli,J.P.;Spring,B.Q.;Rizvi,I.;Evans,C.L.;Samkoe,K.S.;Verma,S.;Pogue,B.W.;Hasan,T.Chem.Rev.2010,110,2795.]。光敏剂(PS)是光动力疗法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理想的光敏剂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一、产生单线态氧的效率一定要高;二、在长波方向有很强的摩尔吸光系数;三、没有暗毒性,很小的皮肤光敏特性以及能够选择性的富集在肿瘤细胞中;四、具有较好的化学结构特性,能够较为均匀的分布在肿瘤细胞内部;五、常态下较为稳定,能够很好地溶解于注射溶剂中;六、纯度要高,并能够通过较短的合成路线批量生产。

卟啉类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有很强的吸收,而且对光具有很好的灵敏性,是极好的光敏药物来源。已获多国政府药监部门批准应用于临床的三种第一代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Porfimer Sodium,二血卟啉醚)都是卟啉衍生物。虽然它们都是有效的光敏剂,但是这类光敏剂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结构复杂不易合成分离;(2)在生物组织的透明窗口范围(650-900nm)吸收强度很低,光在组织中渗透性不够高;(3)从体内排除较慢,而且对皮肤有持久的光敏反应伤害。[参见:(a)丁新民,徐勤枝,顾瑛,等.光动力学治疗肿瘤的简史和现状.中国肿瘤,2003,12,151-155;(b)Dougherty,T.J.;Gomer,C.J,;Henderson,B.W.;Jori,G.;Kessel,D.;Korbelik,M.;Moan,J.;Peng,Q.J.Natl.Cancer Inst.1998;90,889.]。这些存在的问题成为第二代、第三代以及更新一代光敏剂设计思路的灵感和动力源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7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