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狂犬病病毒结构模型教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6136.6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1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伟;牛华;徐剑豪;吴锐;马晓杰;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6 | 分类号: | G09B2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狂犬病 病毒 结构 模型 教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狂犬病病毒结构模型教具。
背景技术
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形态呈子弹状,大小约为75nm×180nm,其头部为半球形,末端扁平,有包膜。由核蛋白N、磷蛋白P(或称基质蛋白M1)和聚合酶L蛋白组成病毒的蛋白质衣壳,并呈螺旋对称排列包裹病毒RNA,共同形成病毒的核衣壳。病毒螺旋形的核衣壳,充满在由外层糖蛋白G和内层基质蛋白M2组成的包膜外壳形成的空间内,约有30—35个圈卷曲。病毒基因组为非分节段单股RNA(-ssRNA),基因组总长11928-11932bp,从3’到5’端依次为先导序列—编码N、P/M1、M2、G、L蛋白的5个结构基因—非编码区,各个基因长度分别为1424、991、804~805、1675和6475个核苷酸。病毒主要编码5种蛋白,N蛋白为具有保护病毒RNA功能的核蛋白,P/M1、M2蛋白分别构成病毒衣壳和包膜,L蛋白为RNA依赖的RNA聚合酶,G蛋白构成病毒包膜的糖蛋白刺突,决定病毒的感染性、血凝性和毒力等。
1.核蛋白(N):核蛋白由N基因编码,含450个氨基酸,每个病毒颗粒含1750个NP分子,占狂犬病病毒蛋白总量的36%。在成熟病毒粒子中NP是构成核衣壳螺旋对称结构的主要成分,在狂犬病病毒复制过程中与基因RNA紧密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RNT),保护核酸免遭核酸酶的破坏,并在病毒感染中具有作用。在所有5个基因中,N基因最为保守和高效表达,被广泛应用于狂犬病诊断与检测。病毒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中,N蛋白免疫原性很强,是诱导机体体液免疫的主要成分,但不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2.磷酸化蛋白(P):含297个氨基酸残基,占病毒总蛋白的6%,该蛋白高度亲水并且磷酸化,使其整体上带负电荷,负电荷随着高浓度酸性氨基酸而增加,与L蛋白相互作用具有完整的转录酶活性。150个L、约950个P分子与RNP共同组成30一35圈螺旋状结构的病毒核心部分的核衣壳,核衣壳具有全部转录与复制活性,可独立完成基因组RNA的转录和复制,因此核衣壳具有感染性。P蛋白与L蛋白结合后形成完整的病毒RNA聚合酶复合物,对病毒的转录和复制进行调控。
3.基质蛋白(M):M蛋白是狂犬病病毒中最小的结构蛋白,由20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每个病毒粒子含1650个M分子,占病毒总蛋白的11%。为狂犬病病毒五种结构蛋白中变异较大的蛋白质。MP为一种连接蛋白,连接核农壳和病毒包膜,且糖蛋白的羧基端插入其中,直接影响糖蛋白在病毒包膜表面的构型,在病毒形态形成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此外,MP参与调控病毒的转录和复制的平衡。
4.糖蛋白(G):G基因编码的糖蛋白由5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占病毒总蛋白的42%。G蛋白是病毒编码的一种糖基化蛋白,构成病毒包膜表面刺突,是主要的表面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并且可以介导狂犬病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是病毒的主要保护抗原,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密切相关。
5.RNA聚合酶(L):L蛋白是狂犬病病毒中最大的结构蛋白,由2127或2142个氨基酸组成,占病毒总蛋白量的5%。L蛋白是一种多功能酶,具有RNA聚合酶活性,在病毒基因的转录和复制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催化作用,负责病毒基因组复制、转录及转录后的加工,包括起始转录、延长、甲基化、戴帽和polyA的形成。
在微生物学教学领域,深入了解狂犬病病毒结构对于狂犬病的感染和免疫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教学中常采用示意图来展示狂犬病病毒,图片的局限性无法生动体现狂犬病病毒的立体构造,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装的狂犬病病毒结构模型教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狂犬病病毒结构模型教具,包括内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的外壳体、竖直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的本体,所述内壳体为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具有空心腔的圆柱体,所述内壳体上端面为所述开口,所述内壳体下端面向外凸出形成球面的底部,所述外壳体形状与所述内壳体相同,所述本体包括线体,串设在所述线体上的串珠,所述串珠沿所述线体呈螺旋状排列,所述外壳体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插体,所述插体为外端膨大形成圆球的圆柱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壳体表面均设有网格,螺旋状的线体共有30-35个圈。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线体下端活动插设在所述旋转机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6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听诊器
- 下一篇:一种环形电磁材料样件的制备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