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高温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4926.0 | 申请日: | 2016-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挺 |
主分类号: | C22C38/08 | 分类号: | C22C38/08;C22C38/04;C22C38/02;C22C38/32;C22C38/18;C22C38/12;C22C38/16;C22C3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99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高温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与高温抗腐蚀性是裂解炉管关键部件必须具备的特点。 通常认为合金高温服役期间,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完整致密的氧化铬可以有效地保护基体, 提高合金的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有人通过预氧化的方法促进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 铬,以提高合金的抗高温腐蚀能力。但是由于合金服役期间受到热应力的影响,因此氧化膜 容易剥落,从而失去其对基体的保护性。另一方面,当硅元素以不连续内氧化产物的形式存 在于氧化膜与基体界面时,可以显著提高氧化膜与基体结合强度。
为了提高合金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中国发明专利CN1391517公开了具有良好耐高温氧 化性的耐热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由奥氏体的耐热镍基合金或钴基合金或不锈钢构成的良好 变形性的基础材料在一面或两面上涂覆上一层铝或铝合金,这种由基础材料和铝涂层形成的 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粘附性,通过变形在有或没有中间退火的情况下形成最终尺寸。中国发明 专利CN101798662A还公开了一种抗高温氧化性的篦条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包括如下重量 百分含量的组分:C0.3~0.6%,N0.2~0.4%,Cr22~25%,Si0.3~0.5%,Mn3~4%,Ni6~8%, B0.001~0.002%,Zr<0.01%,余量为Fe。该发明的篦条采用熔化、精炼、合金化和浇注几 个阶段进行制备而成。该发明篦条具有高硬度和较好冲击性能,在高温下抵抗变形能力提高, 同时耐磨性也提高,由于该发明篦条的氧化膜中不含Mn3O4,使得其氧化膜在高温下稳定且 致密性和连续性较好,与基材的结合程度较高,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优于现有篦条。中 国发明专利CN1431338还公开了一种提高Ti-Al合金抗高温氧化的铬改性铝化物涂层的制备, 该涂层由铝67、钛25和铬8组成,其制备工艺采用包埋渗的方法制备,其方法是:先按量 准确称取渗剂,渗剂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8~12%铝,25~35%铬,1~3%氯化钠,2~4% 氯化氨,其余为三氧化二铝;将称取好的渗剂进行研磨和搅拌;将充分混合好的渗剂置于温 度为110℃的烘箱中进行烘干;把烘干过的渗剂装入坩埚,并把试样埋入渗剂中,再将坩埚 置入高温电阻炉后通入干燥氩气,加热到1100℃,通过控制时间,实现在Ti-Al合金表面制 备不同厚度的铬改性铝化物涂层。
但是,上述发明存在贵重合金元素加入量较多,材料成本高,以及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 能不足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高温氧化的合金钢新材料,该合金钢抗高温氧化性能高, 适合用于裂解炉管关键部件的制作材料。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高温合金钢,包括如下化学成分:0.30~0.50wt%镍、0.80%~1.40wt%锰、 0.20~0.34wt%硅、0.14~0.18wt%碳、0.02~0.06wt%硼、0.01~0.02wt%磷、0.015~0.025wt%硫、 0.08~0.1wt%铬、0.06~0.2wt%钒、0.2~0.3wt%铜、0.02~0.08wt%钼、0.08~0.1wt%钛、 0.02~0.04wt%铌、0.06~0.2wt%铷、0.08~0.1wt%钍、0.06~0.1wt%铒和铥,余量为铁;其中, 所述铥含量为铒含量的2~4倍。
优选地,所述的抗高温合金钢包括如下化学成分:0.40wt%镍、1.10wt%锰、0.27wt%硅、 0.16wt%碳、0.04wt%硼、0.015wt%磷、0.02wt%硫、0.09wt%铬、0.13wt%钒、0.25wt%铜、 0.05wt%钼、0.09wt%钛、0.03wt%铌、0.13wt%铷、0.09wt%钍、0.08wt%铒和铥,余量为铁; 其中,所述铥含量为铒含量的3倍。
优选地,所述的抗高温合金钢包括如下化学成分:0.30wt%镍、0.80%wt%锰、0.20wt% 硅、0.14wt%碳、0.02wt%硼、0.01wt%磷、0.015wt%硫、0.08wt%铬、0.06wt%钒、0.2wt% 铜、0.02wt%钼、0.08wt%钛、0.02wt%铌、0.06wt%铷、0.08wt%钍、0.06wt%铒和铥,余量 为铁;其中,所述铥含量为铒含量的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挺,未经徐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4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