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及现金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4897.8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6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单纯;姜可;苏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7D11/00 | 分类号: | G07D11/00;G07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助 设备 现金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及现金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助设备(又称为自动柜员机,简称为ATM)的数量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是ATM运营成本增加的问题。ATM现金运营成本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现金的利息成本,二是现金清机加钞的成本。所以近来对ATM现金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制定合理的加钞间隔和加钞额度,也就是ATM加钞计划的设置。加钞间隔直接关系着运送成本。加钞间隔和额度共同影响着ATM内的现金数量,也就影响着这些现金所产生的利息成本。
目前一部分银行的加钞计划是由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经验手工制定的,通常都是通过加入非常大的冗余来保证ATM不发生缺钞现象。但是大量钞票会在清机时取回再重新清点,白白浪费掉很多利息成本。另一部分银行或者公知技术,使用或公开了一些自动生成加钞计划的方法,但都是得到固定的加钞间隔和额度。而ATM现实运营过程中,有较大的波动性。使用固定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当ATM机实际的存取量与预测值有偏离时,就会发生缺钞或者满钞的现象。尤其当预测不准的时候,甚至会很频繁地发生。也就是说虽然运用了一些计算方法,找到了理论上能够使运营成本最低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有诸如缺钞、满钞等这些银行所不允许的情况,制约着实际的运营效果总体。所以,成本节约并不是唯一的加钞计划制定的准则,同时还必须有灵活的方法来避免或者减少缺钞、满钞等银行所不能接受的一场状况发生。
在专利文献CN104077631A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柜员机的现金管理系统,包括取款金额的预测、加钞计划、缺钞的查询或管理、加钞间隔的选取这四个部分,在协助加钞人员进行加钞管理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1)加钞间隔的选取功能,通过年成本的计算公式,而得到一个固定的加钞间隔和加钞额度,按照一个固定的间隔去加钞。因为一年当中一台ATM的存取量是一直波动的,会有突发增大很多或减少很多的情况无法对应。
(2)缺钞的查询或管理功能,只是作为在固定间隔加钞情况下不可避免的缺钞满钞现象的应对措施。没有提及后续是否有自动调整过程。
(3)对于存款机来说,并不一定是成本越少越好,而是要以吸纳存款作为最首要的任务,因为这部分金额在清机后会产生更大的利益。比如对于同一台ATM的两个不同的加钞计划A和计划B。计划A成本低,但是吸入的存款少,因为其中发生一定时间的满钞。计划B,清机的频率高,因而运输成本增大,总成本增大,但是吸入的存款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选择计划B。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成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以设定更为合理的加钞计划的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及现金管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生成用于制定对所述自助设备的加钞计划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包括:预测单元,对自助设备的未来的规定时间内的存取款量进行预测而得到存取款预测量;制作单元,基于所述存取款预测量,按作为候选的加钞周期与加钞金额的每个组合计算现金成本,生成现金成本表,该现金成本表是将作为候选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分别以规定的间隔排列而成的二维表,在与所述每个组合对应的位置被写入计算出的所述现金成本;确定单元,从所述现金成本表中,确定有效且所述现金成本最小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以用于制定加钞计划;取得单元,取得所述自助设备的现金余额信息;以及动态调整单元,基于所述现金余额信息,利用所述现金成本表对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进行动态调整,以对加钞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所述动态调整单元具备:状态判断部,基于所述现金余额信息,判断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以及区域确定部,按照由所述状态判断部判断的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 在所述现金成本表中,确定作为调整范围的区域;以及调整部,在所述现金成本表中的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区域中,对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进行调整。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所述状态判断部基于所述自助设备的类型及现金余额信息,判断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4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清灰桥梁车道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高强度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