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吖啶酮为核心的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64847.X | 申请日: | 2016-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张兆超;王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D471/04;H01L51/54;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聂启新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吖啶酮 核心 化合物 及其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应用 | ||
1.一种以吖啶酮为核心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结构如通式(1)所示:
通式(1)中,Ar表示为或者-R;其中,Ar1表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
R采用通式(2)、通式(3)、通式(4)或通式(5)表示:
其中,R1、R2分别独立的选取氢或通式(6)所示结构:
a为X2、X3分别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的亚烷基、芳基取代的亚烷基、烷基或芳基取代的胺基中的一种;a通过CL1-CL2键、CL2-CL3键、CL3-CL4键、CL4-CL5键、CL‘1-CL’2键、CL‘2-CL’3键、CL‘3-CL’4键或CL‘4-CL’5键连接在通式(2)或通式(4)上;
R3、R4分别独立的选取氢或通式(7)所示结构,R3、R4不同时为氢;
b为X2、X3分别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的亚烷基、芳基取代的亚烷基、烷基或芳基取代的胺基中的一种;b通过CL1-CL2键、CL2-CL3键、CL3-CL4键、CL‘1-CL’2键、CL‘2-CL’3键或CL‘3-CL’4键连接在通式(3)或通式(5)上;
R5表示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或菲基;X1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的亚烷基、芳基取代的亚烷基、烷基或芳基取代的胺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中当a表示且与CL4-CL5键或CL‘4-CL’5键连接时,X1和X2的位置重叠,只取X1或者X2;X3表示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的亚烷基、芳基取代的亚烷基、烷基或芳基取代的胺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1)中Ar为:
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式为:
6.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化合物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作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用于制作OLED器件。
7.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化合物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作为发光层的掺杂材料,用于制作OLED器件。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方程式是:
反应过程是:
称取Ar-Br和吖啶酮,用甲苯溶解;再加入Pd2(dba)3、三叔丁基膦、叔丁醇钠;在惰性气氛下,将上述反应物的混合溶液于反应温度95~110℃,反应10~24小时,冷却并过滤反应溶液,滤液旋蒸,过硅胶柱,得到目标产物;所述Ar-Br与吖啶酮的摩尔比为1:2.0~3.0,Pd2(dba)3与Ar-Br的摩尔比为0.006~0.02:1,三叔丁基膦与Ar-Br的摩尔比为0.006~0.02:1,叔丁醇钠与Ar-Br的摩尔比为1.0~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48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