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WM的发生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3832.1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万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7/08 | 分类号: | H03K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江舟,李灵洁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wm 发生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WM的发生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的工业测控中可调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为PWM)发生器一般都是用单片机编程控制的单片机输出管脚或者控制专用芯片来输出PWM波这种方式来实现的。这样在测试领域内,需要额外的设计单片机电路,并且需要实现单片机和上位控制机的通讯的接口电路。这样做就额外的增加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复杂度,比如单片机需要做额外的软件开发,使开发的周期延长了,成本增加。
针对相关技术中,输出PWM波需要额外的单片机等而导致的增加系统复杂度,开发周期长,成本增加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WM的发生电路,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脉冲宽度调制PWM的发生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用于为锯齿波电路中的电容C1提供恒定的直流电流;所述锯齿波电路,与所述恒流源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容C1的电压,使得所述电容C1输出锯齿波输出信号;比较电路,与所述锯齿波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锯齿波输出信号,根据所述锯齿波输出信号和可控直流电源输入的直流信号,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PWM信号。
可选地,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电流源,电阻R1,可调电阻 RP1,PNP三极管Q1,所述电流源,电阻R1,可调电阻RP1,PNP三极管Q1的两个P极串联连接,所述PNP三极管Q1的N极,与所述电流源和电阻R1连接。
可选地,所述可调电阻RP1通过调整自身阻值来调整所述锯齿波的周期。
可选地,所述发生电路,还包括:可控直流电源,该可控直流电源用于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并输出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电压。
可选地,所述比较电路包括:LM2903芯片,分压电阻,用于分压所述可控电流源输入的电压信号。
可选地,所述分压电阻的阻值通过所述可控直流电源输入的直流信号的电压值确定。
可选地,所述比较电路,还用于比较所述锯齿波输出信号与所述可控直流电源输入的直流信号经过所述分压电阻分压后的分压信号。
可选地,所述比较电路,还用于在所述锯齿波输出信号大于所述分压信号,所述比较电路输出低电平,当所述锯齿波输出信号小于所述分压信号,输出高电平,其中,将所述高电平和所述低电平作为PWM信号。
可选地,所述锯齿波电路包括:ICM7555芯片,所述电容C1。
可选地,所述电容C1包括:COG陶瓷电容、NPO陶瓷电容。
通过本发明,通过恒流源电路,锯齿波电路以及比较电路的交互过程,能过方便的产生PWM信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输出PWM波需要额外的单片机等而导致的增加系统复杂度,开发周期长,成本增加的问题,进而不额外需要单片机电路,使用分离的器件以及现有的工业控制中可控直流源来实现一种简单稳定的可控的PWM波发生器电路,使得开发周期变短,成本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 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WM的发生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可选示例的PWM的发生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的可控PWM波发生器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PWM的发生电路,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WM的发生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
恒流源电路10,用于为锯齿波电路中的电容C1提供恒定的直流电流;
锯齿波电路12,用于控制所述电容C1的电压,使得所述电容C1输出锯齿波输出信号;
比较电路14,用于接收所述锯齿波输出信号,根据所述锯齿波输出信号和可控直流电源16输入的直流信号,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PWM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3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