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轧管机的双芯棒冷却、润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610262839.1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杜学晋;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诚德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5/04 | 分类号: | B21B25/0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王晓青 |
地址: | 22521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轧管机 双芯棒 冷却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连轧管机的双芯棒冷却、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连轧管机是连轧管机组的核心设备,在轧制过程中,连轧管机的轧辊和芯棒要承受高温,由此可知,单支芯棒不能适应生产,因此必须用两根芯棒循环工作。选择适当的芯棒循环方式和设备对生产线的产品大纲、投资成本、芯棒寿命、对成品的质量及整个机组的生产率都有影响。
目前,我国现有的连轧生产线,或引进国外的连轧生产线,都是6机架或6+1架,长流程连轧生产线,求高生产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昂贵的设备成本,生产线投资很大,工模具消耗的成本也很高,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目前连轧线都是采作芯棒大循环来实现芯棒的冷却和润滑,设备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控制,操作,检修复杂,且生产小口径钢管时都是靠牺牲轧制比来生产的,也就带来了高能耗。且生产小批量锅炉管时,该连轧线没有优势可言,因此短流程连轧生产线将会是锅炉管生产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轧管机的双芯棒冷却、润滑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时对两根芯棒循环冷却和润滑,不间断地向轧管机提供冷却、润滑完成的芯棒,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能耗。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轧管机的双芯棒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中间芯棒输送装置,中间芯棒输送装置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芯棒输送托辊;所述中间芯棒输送装置两侧的基座上对称设置有芯棒冷却、润滑系统,芯棒冷却、润滑系统与中间芯棒输送装置之间设置有斯惠顿移钢结构,所述斯惠顿移钢机构连接在芯棒输送托辊的机座上。
所述芯棒冷却、润滑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冷却水槽、芯棒输送辊道、芯棒石墨润滑系统以及托链输送机构,斯惠顿移钢机构设置在托链输送机构与中间芯棒输送装置之间。
所述芯棒输送辊道包括多个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基座上的第二芯棒输送托辊托辊,每个第二芯棒输送托辊对应一台驱动第二芯棒输送托辊转动的减速机。
所述中间芯棒输送装置的第一芯棒输送托辊采用可升降托辊。
本发明可以同时对两根芯棒循环冷却和润滑,不间断地向轧管机提供冷却、润滑完成的芯棒,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工模具消耗,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保证了产品质量,为我国连轧生产无缝钢管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芯棒循环冷却润滑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基座1,基座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中间芯棒输送装置2,中间芯棒输送装置2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芯棒输送托辊3;中间芯棒输送装置两侧的基座1上对称设置有芯棒冷却、润滑系统4形成冷却、润滑A区和冷却、润滑B区。
芯棒冷却、润滑4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冷却水槽5、芯棒输送辊道6、芯棒石墨润滑系统7以及托链输送机构8,托链输送机构8与中间芯棒输送装置2之间分别设置有斯惠顿移钢结构9,所述斯惠顿移钢机构9连接在芯棒输送托辊3的基座上。
芯棒输送辊道6包括多个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基座1上的第二芯棒输送托辊托辊10,每个第二芯棒输送托辊10对应一台驱动第二芯棒输送托辊10转动的减速机11。
中间芯棒输送装置2的托辊采用可升降托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连轧机10轧管结束后,钢管由定径机脱出,离开连轧机,夹持芯棒的限动机构带动离开连轧机的芯棒A沿中间芯棒输送装置2回退,回退到位后,夹持芯棒的限动机构打开,斯惠顿移钢装置将已使用过的芯棒A拔到冷却、润滑A区,通过A区的芯棒输送辊道6和托链输送机构8将芯棒A输送至A区的冷却水槽5进行冷却,冷却好后,再由A区的芯棒输送辊道6和托链输送机构8回退到A区的托链输送机构8上,回退的同时经过A区的石墨润滑机构7完成润滑过程。
在对芯棒A进行冷却、润滑同时,冷却、润滑B区的托链输送机构8上设置有在B区提前冷却、润滑完成的芯棒B,通过斯惠顿移钢装置6将芯棒B拨入中间芯棒输送装置2进行穿棒,穿好后进行轧制。在此时间间隙里,冷却、润滑A区的芯棒A已完成冷却润滑,等待移钢穿棒。
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双芯棒冷却、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诚德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诚德钢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2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辊
- 下一篇:一种宽厚板轧机生产极限规格管线钢的轧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