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2830.0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28/10;H04W2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蒋雅洁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控制 方法 网络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应用的标识信息;对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将要发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流量;基于所述流量,确定是否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应用管理及监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手机安装APP后,运营商并不了解用户手机APP安装的情况,这样,无论是用户主动使用业务,还是APP推送业务给用户,运营商都将“无条件”进行业务内容的传递。这种方式将运营商的网络当做哑管道,从而会发生诸如“流量盗取”、“天价流量话单”等用户投诉。如,用户手机安装APP后,通过运营商移动网络访问APP的过程中会产生流量开销,通常,作为运营商来讲,并不了解用户终端是否订购了该APP,只要是以用户手机号码为标识的终端接入网络并访问APP,运营商网络将会对该用户手机号码计费,并按照套餐规则向用户收取数据流量费。可见,现有技术中,由于业务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形成了大量用户数据流量,从而导致了大量的流量费用,直接导致用户投诉,业务体验收到极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应用的标识信息;
对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
若鉴权通过,则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将要发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流量;
基于所述流量,确定是否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应用鉴权单元,用于获取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应用的标识信息;对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应用的标识信息进行鉴权;
数据流量传输管理单元,用于若鉴权通过,则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服务器将要发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流量;基于所述流量,确定是否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流量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能够判断应用与终端设备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若存在,则获取到所要发送的数据的流量,根据流量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应用。如此,实现了基于数据流量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使得针对应用的数据下发的管控更加智能化,从而避免了用户的业务流量由于无法管控而产生损失的情况,还避免不必要的用户投诉,并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流量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鉴权数据库中列表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建立鉴权数据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流量控制的场景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2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式活塞销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主动悬置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