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液体缓冲装置的气缸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2032.8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昂;赵志鹏;裴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5/22 | 分类号: | F15B15/22;F15B1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幸祥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液体 缓冲 装置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液体缓冲装置的气缸。
背景技术
高速气缸运行时,特别是高速弹射气缸运动时,由于活塞和活塞杆有一定的质量,同时活塞杆上也连着一定负载,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动能。当活塞运动到终端时,活塞往往会和缸底进行接触碰撞,产生较大的噪声和冲击,这些冲击会损伤缸体,同时对整个系统中的阀组、管路和仪表等都会有一定影响,甚至影响气缸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高速气缸运行时活塞和活塞杆会损伤气缸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缸内的液体缓冲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液体缓冲装置的气缸,包括缸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杆组,所述活塞杆组包括粗细相套的粗活塞杆和细活塞杆,粗活塞杆的外端穿过缸体的左端盖,细活塞杆的外端穿过缸体的右端盖,中空的粗活塞杆具有气密的第一气腔,细活塞杆的内端穿过粗活塞杆的内端并向第一气腔内延伸,且细活塞杆与粗活塞杆相互固定;
所述粗活塞杆和细活塞杆之间设有用于减缓活塞杆组运行速度的缓冲装置;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套设在细活塞杆上,且第一活塞位于粗活塞杆内端头处,第二活塞位于第一活塞和右端盖之间,第一活塞与左端盖在缸体内围合成环绕粗活塞杆的第二气腔,第二气腔通过缸体上紧靠左端盖的第一通孔与外部连通,
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在缸体内围合成环绕细活塞杆的第一液腔,所述第一液腔内储存有压缩液,且所述缸体的右端设有用于推动细活塞杆滑动的进气腔;
细活塞杆的内端具有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内沿轴向设有固定轴,第三活塞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且第三活塞将中空内腔气密分隔成第二液腔和连接室,所述第二液腔通过开设在细活塞杆上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液腔连通;
所述细活塞杆的内端套设有同轴的套筒,细活塞杆的连接室通过细活塞杆内端口与套筒内腔连通构成气密的第三气腔,且第三气腔内沿轴向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套筒内端面上的定位轴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短轴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气腔通过粗活塞杆上的第二通孔与第一气腔连通,第二通孔紧靠第一活塞面向左端盖的一侧,且第一活塞向第二通孔上延伸,并覆盖第二通孔。
进一步,所述粗活塞杆上沿周向设有一圈第二通孔。
进一步,所述细活塞杆上沿周向设有一圈第三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三通孔沿细活塞杆倾斜设置,且第三通孔紧靠第二活塞。
进一步,所述细活塞杆和所述套筒之间设有同心环。
进一步,所述细活塞杆和所述粗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明、效率高,通过缓冲装置减缓活塞和活塞杆对气缸的碰撞和冲击,减少对整个系统中的阀组、管路和仪表的影响,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经济缓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细活塞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粗活塞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以粗活塞杆2所在一端(即图中的上方)为左方向,细活塞杆15所在一端(即图中的下方)为右方向。
如附图1-3所示,一种带有液体缓冲装置的气缸,包括缸体5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5内的活塞杆组,所述活塞杆组包括粗细相套的粗活塞杆2和细活塞杆15,粗活塞杆2的外端穿过缸体5的左端盖3,细活塞杆15的外端穿过缸体5的右端盖,中空的粗活塞杆2具有气密的第一气腔21,细活塞杆15的内端穿过粗活塞杆2的内端并向第一气腔内21延伸,且细活塞杆15与粗活塞杆2相互固定;
所述粗活塞杆2和细活塞杆15之间设有用于减缓活塞杆组运行速度的缓冲装置;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13,
所述细活塞杆15上气密套设有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13,所述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13均套设在细活塞杆15上,且第一活塞11位于粗活塞杆2内端头处,第二活塞13位于第一活塞11和右端盖之间,第一活塞11与左端盖3在缸体5内围合成环绕粗活塞杆2的第二气腔6,第二气腔6通过缸体5上紧靠左端盖3的第一通孔4与外部连通;
第二活塞13与第一活塞11在缸体5内围合成环绕细活塞杆15的第一液腔12,所述第一液腔12内储存有压缩液,且所述缸体5的右端设有用于推动细活塞杆15滑动的进气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2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