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植物群落重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61357.4 | 申请日: | 2016-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韩翠敏;凌小君;林超;张红星;程花;毕雪娟;张艳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潇潇 |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营养化 浅水 湖泊 植物群落 重建 方法 | ||
1.一种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植物群落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实地调查:对待恢复湖泊进行实地调查,包括水质、底泥、地形及群落组成情况;
(2)群落构建:根据步骤(1)得到的调查结果,将待恢复湖泊按照水深划分区域,划分为浅水区、中水区和深水区,并在每个区域根据水质、底泥、地形和群落组成情况选取沉水植物种类、种植时间和种植技术,种植沉水植物,进行沉水植物群落构建;
(3)群落调控:对完成沉水植物群落构建的区域进行跟踪检测,水质达到Ⅲ类或Ⅳ类后,在浅水区增加伴生种沉水植物并保证浅水区的水深大于0.3m,所述伴生种选自密齿苦草、轮藻或茨藻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在中水区增加沉水植物,且控制耐寒种沉水植物和夏季种沉水植物的比例大于1:3,所述耐寒种为微齿眼子菜,所述夏季种为穗花狐尾藻和马来眼子菜;在深水区替换掉原沉水植物群落面积的1/5,并保证深水区的水深小于3.5m,所述替换使用的沉水植物群落为黑藻单优群落和/或微齿眼子菜单优群落;
(4)维护管理:对沉水植物群落进行维护管理,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①夏季或秋季沉水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在2000~6000g/m2,②冬季沉水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大于600g/m2,且③维持沉水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稳定在3年,完成沉水植物群落的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步骤(1)中调查结果显示待恢复湖泊的水体透明度小于1m时,步骤(2)划分区域之前,向待恢复湖泊投放滤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并去除待恢复湖泊中的草食性鱼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性鱼类为鲢鱼和/或鳙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性鱼类的投放量为40-70g/m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性鱼类的投放量为50g/m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动物为三角帆蚌、背角无齿蚌或铜锈环棱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动物的投放量为180-220g/m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动物的投放量为200g/m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步骤(1)中调查结果显示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时,进行步骤(2)所述群落构建步骤;当水质为Ⅲ类或Ⅳ类时,再在步骤(1)之后直接进行步骤(3)所述群落调控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将待恢复湖泊划分为浅水区、中水区和深水区,所述浅水区的水深为0.3-1.0m,所述中水区的水深为1.0-2.0m,所述深水区的水深为2.0-3.0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群落构建时,在浅水区、中水区和深水区种植沉水植物时,均采用斑块种植的方式,不同品种的斑块间间隔2-5m的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群落构建时,浅水区沉水植物的种植时间为春季、夏季、秋季或冬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群落构建时,浅水区沉水植物的种植技术为扦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13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水生植物组合去除水体中氮、磷的方法
- 下一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