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料筒中的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0215.6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涛;白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正元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的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料筒中的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钢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材料,而在现代生活中使用的钢铁主要从铁矿石中冶炼得到。在进行冶炼的过程中,为了使铁矿石充分反应尽可能多地炼出钢铁,通常需要对铁矿石进行粉碎筛选,由于粉碎得到的矿粉不容易装炉冶炼,所以需要烧结成块状、球状,然后装炉冶炼。
现有的钢铁工业烧结工艺包括配料、烧结、冷却、筛分等工序,其中,在烧结工序完成后的冷却工艺中主要使用环冷、带冷等工艺设备,使烧结矿的料温从700℃下降到100至180℃。
从现有的烧结矿的余热回收的装置和方法来看,存在不能够均匀将冷却后的烧结矿卸料且不能够按照需要卸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出一种能够均匀且按照需要卸料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料筒连接的卸料板机构、中央料罩、径向防漏罩以及边板,所述卸料板机构安装在所述料筒内部的支撑构件上,覆盖所述料筒的过料通道,所述卸料板机构包括环形卸料板和往复驱动器,所述环形卸料板由多个扇面形的移动板单元拼接形成,各个所述移动板单元分别通过所述往复驱动器与所述料筒连接,所述中央料罩的形状为锥形,所述中央料罩覆盖所述环形卸料板的中央的通孔,所述边板从所述料筒的筒壁朝向所述料筒的轴线向斜下方延伸,并且覆盖所述环形卸料板与所述料筒的筒壁之间的缝隙,所述径向防漏罩覆盖相邻的所述移动板单元之间的缝隙,所述径向防漏罩的顶端的形状为山形。
技术方案2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中,所述卸料板机构由一个所述环形卸料板构成。
技术方案3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中,所述卸料板机构由多个处于同一平面的所述环形卸料板内外拼接而成,所述卸料装置还具有顶端的形状为山形的安装在所述料筒内的外环料罩,所述中央料罩覆盖最内侧的所述环形卸料板的中央的通孔,所述外环料罩覆盖相邻的所述环形卸料板之间的缝隙。
技术方案4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中,所述卸料板机构由多层所述环形卸料板在竖直方向上层叠而成,并且在竖直方向上观察,外侧的所述环形卸料板包围内侧的所述环形卸料板,所述卸料装置还具有顶端的形状为山形的安装在所述料筒内的外环料罩,所述中央料罩覆盖最内侧的所述环形卸料板的中央的通孔,所述外环料罩覆盖相邻的所述环形卸料板之间的缝隙。
技术方案5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中,在所述移动板单元的被所述径向防漏罩覆盖的边部形成第一挡料板,所述径向防漏罩的外檐覆盖所述第一挡料板且与所述移动板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卸出物料的最大料粒的外径。
技术方案6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在技术方案5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中,所述第一挡料板垂直于所述移动板单元,在所述径向防漏罩的外檐形成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一挡料板平行。
技术方案7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在技术方案3或4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中,在所述移动板单元的被所述中央料罩和所述外环料罩覆盖的边部形成第二挡料板,所述中央料罩的外檐和所述外环料罩的外檐覆盖所述第二挡料板且与所述移动板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卸出物料的最大料粒的外径。
技术方案8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在技术方案7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中,所述第二挡料板垂直于所述移动板单元,在所述中央料罩的外檐和所述外环料罩的外檐形成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第二挡料板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料筒中的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板机构、中央料罩、径向防漏罩以及边板,卸料板机构覆盖过料通道,包括环形卸料板和往复驱动器,环形卸料板由多个扇面形的移动板单元拼接而成,各个移动板单元与往复驱动器连接,在环形卸料板的中部的上方覆盖中央料罩,在相邻的移动板单元之间覆盖径向防漏罩,且在环形卸料板与料筒的筒壁之间覆盖边板。
通过这样的卸料装置,在需要卸料时,利用往复驱动器使各个移动板单元在水平方向上晃动,这样能够通过卸料板与中央料罩之间的缝隙和/或卸料板与料筒的筒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卸料。因此,既能够均匀地卸料又能够按照需要进行卸料,能够对卸料进行准确的控制,满足后续处理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正元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正元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0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