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抗渗测试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9959.6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林;陆秀清;张亦明;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测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抗渗测试模,包括测试模外壳、可拆卸的置于测试模外壳内侧的密封件及可拆卸连接于测试模外壳顶部的顶杆,所述测试模外壳为底部开口的腔体,所述测试模外壳的底端向周圈外延伸形成一测试边沿,所述密封件呈底部开口的中空筒状,所述密封件内径与试样外径相当。本发明使得试样的装、卸均不需要借助压力机,省时省力,使混泥土抗渗实验变得简单、高效。同时,密封件的存在及密封件底部V型口的设置增强了其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耐压可达1.5MPa以上,大幅度提高了试验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抗渗测试模,属于建筑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同的建筑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对于一些抗渗要求高的建筑需要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是指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级的混凝土。而抗渗混凝土在使用前需要经过抗渗测试,以检测其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目前,一般采用石蜡密封法,在试件表面涂抹一层溶化的内加少量松香的石蜡。然后采用压力设备将试件压入经过烘箱或电炉预热过的试模中,试验结束后,再使用压力设备将试样压出。但采用此方法效率极低,加热石蜡还容易发生危险,且密封效果差,往往会出现漏水现象。
另一种是采用水泥加黄油密封法,首先要将水泥和黄油按比例拌匀,再均匀涂抹在试件侧面,最后使用压力设备将试样压入试模中,试验结束后,再使用压力设备将试样压出。采用此方法步骤繁琐,试样拆装耗时耗力,密封效果差,容易出现漏水现象。
除此,目前还有使用橡皮筋,密封圈等办法,但均存在密封效果差,试样装卸麻烦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抗渗测试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混凝土抗渗测试模,包括测试模外壳、可拆卸的置于测试模外壳内侧的密封件及可拆卸连接于测试模外壳顶部的顶杆,所述测试模外壳为底部开口的腔体,所述测试模外壳的底端向周圈外延伸形成一测试边沿,所述密封件呈底部开口的中空筒状,所述密封件内径与试样外径相当。
优选地,所述测试模外壳顶部开设有一螺纹通孔,所述顶杆包括一螺纹底杆及垂直连接于底杆顶部的横杆,所述顶杆通过螺纹底杆与测试模外壳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的侧壁底部开设有一V型口。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柔性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测试模外壳顶部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沿螺纹孔周圈呈发散状均布于测试模外壳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设置有三个。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内侧面底端设置有密封凸环,所述密封凸环至少间隙设置有3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得试样的装、卸均不需要借助压力机,省时省力,使混泥土抗渗实验变得简单、高效。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耐压可达1.5MPa以上,大幅度提高了试验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测试模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密封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密封件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密封件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9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