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收缩式防雨遮阳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9885.6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光 |
主分类号: | B62J17/08 | 分类号: | B62J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收缩 防雨 遮阳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防雨遮阳产品,尤其涉及电动车的防雨遮阳篷。
技术背景:
电动车防雨遮阳篷,以方便人们出行而受到欢迎,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和雨天,防雨遮阳更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在用的防雨遮阳篷其缺点是超大超高,影响视线,特别是当风大时,伞面由于面积大影响电动车稳定性,也因阻力增加而影响速度,达不到有关交通安全规范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自动收缩式防雨遮阳篷,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电动车,可收缩式,占地空间小,使用方便,符合有关交通安全规范要求,即能档风又能防雨遮阳的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固定座(1)、固定座弹簧(2)、转轴轴承(3)、转轴(4)、前面板(5)、底盖(6)、齿轮组件(7)、上盖(8)、面板固定座(9)、控制盒(10)、减速电机(11)、电子器件(12)、支架下座(13)、支架上座(14)、伞布(15)、支架总成(16)、C管(17)、C管螺杆帽(18)、B管(19)、上丝杆(20)、B管螺杆帽(21)、下丝杆(22)、A管(23)、丝杆轴承(24)、传送带(25)、支架横板(26)、支架连杆(27)和转轴螺帽(28)组成。在上盖(8)两侧连接有A管(23),A管(23)内套有B管(19),在B管(19)内套有C管(17);在A管(23)外连接有面板固定座(9),面板固定座(9)连接前面板(5);B管(19)上部连接有支架下座(13),支架下座(13)连接支架总成(16);C管(17)上端连接有支架上座(14),支架上座(14)连接支架总成(16),支架总成(16)构成可伸缩的组件;在A管(23)内装有下丝杆(22),B管螺杆帽(21)固定于B管(19)下端;C管螺杆帽(18)固定于C管(17)下端;伞布(15)分别与左右支架总成(16)相连接;在上盖(8)上面设有控制盒(10),控制盒(10)内有减速电机(11)和电子器件(12);减速电机(11)出轴端装有齿轮组(7),并通过齿轮组(7)将动力传输给下丝杆(22),下丝杆(22)通过传送带(25)将动力传送给另一侧的下丝杆(22);上盖(8)与底盖(6)相连接,在底盖(6)中部连接有转轴(4),转轴(4)与转轴轴承(3)连接,转轴轴承(3)与支架横板(26)连接,在支架横板(26)两端连接有支架连杆(27),支架连接(27)端头与电动车反光镜座相连接;在转轴(4)底部连接有转轴螺帽(28),在转轴(4)的出轴连接有固定座弹簧(2),固定座弹簧(2)另一端与固定座(1)连接,固定座固定电动车前面壳上。安装使用时,将支架连杆(27)固定于电动车两端的反光镜底座上,将固定座(1)固定在电动车前面壳上,接通电源,开启控制盒(10)上的上升开关,B管(19)和C管(17)上升,同时支架总成(16)带着伞布(15)向后展开,收缩时按动控制盒(10)的下降开关即可,也可通过遥控器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防雨遮阳篷固定于电动车反光镜底座上,安装方便不占空间,整个防雨遮阳篷放置于前面板后面,美观性好,采用支架横板(26)、转轴(4)、固定座弹簧(2)和固定座(1)的机构,解决了防雨遮阳篷随龙头转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 2.固定座弹簧 3.转轴轴承 4.转轴 5.前面板 6.底盖 7.齿轮组 8.上盖 9.面板固定座 10.控制盒 11.减速电机 12.电子器件 13.支架下座 14.支架上座 15.伞布 16.支架总成 17.C管 18.C管螺杆帽 19.B管 20.上丝杆 21.B管螺杆帽 22.下丝杆 23.A管 24.丝杆轴承 25.传送带 26.支架横板 27.支架连杆 28.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安装使用时,将支架连杆(27)固定于电动车两端的反光镜底座上,将固定座(1)固定在电动车前面壳上,接通电源,开启控制盒(10)上的上升开关,B管(19)和C管(17)上升,同时支架总成(16)带着伞布(15)向后展开,收缩时按动控制盒(10)的下降开关即可,也可通过遥控器进行操作,可根据需要安装防盗、蓝牙和MP3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光,未经陈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9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