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频恒压供水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58222.2 | 申请日: | 2016-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顺;何青;陆涛;王德彪;郝天宇;邵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顺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E03B11/16;E03B11/06;F04B49/06 |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王海波 |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变频 供水 智能 控制系统 |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频恒压供水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远程监控终端与远程网络通讯连接设备的GPRS调制解调器通过GPRS网络以及互联网通信连接;远程网络通讯连接设备的GPRS调制解调器通过RS232串口与PLC控制设备连接,SIM卡插在GPRS调制解调器的SIM插槽内。PLC控制设备的另一端分别外接变频器、液位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电接点压力表、稳压罐、电动蝶阀。变频器由主电路供电,连接泵组并调节其转速。本发明采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控制技术,不受地域限制,能汇聚系统各单元安全信息,并对其进行统一监控,便于离线监控。采用变频调速加稳压系统的控制方式,实现对水泵机组的实时最优调速,使系统更节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恒压供水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频恒压供水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资源和电能短缺的背景下,长期以来在高层建筑供水技术方面自动化程度一直比较低,主要表现在造成能源浪费和设备损伤。在传统恒速泵加气压罐的供水方式中,通过监测罐内压力来控制泵的开、停。气压罐方式依靠压力罐中的压缩空气送水,气压罐配套水泵运行时,水泵在额定转速、额定流量的条件下工作。当系统所需水量下降时,供水压力超出系统所需要的压力从而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水泵使用工频启动,且启动频繁,又会造成一定的能耗。而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可实现水泵电机无极调速,使供水压力与系统所需水压大致相等,节省能量,同时变频器对水泵采取软启动,启动冲击电流小,恒压供水系统运行稳定,调节范围大。
另外,对供水系统安全的监控多数只停留在现场阶段,各供水单元之间无法传达运行状况信息,无法及时的根据异地供水单元的故障来找到解决和防范的措施,提高安全性。就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开发一套既能够对供水系统的运行进行平稳、可靠的控制,又能够集中地对多地供水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实时、有效监控的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供水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频恒压供水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对于高层建筑供水系统的恒压控制和对供水系统各单元的远程监控,实时反馈各单元的运行状况,及早获悉故障信息,确保居民用水水压和流量实时保持在最优范围内,不出现水压过高或过低及空抽等损坏设备的现象。使供水系统更加节电节水,安全可靠,可实时监控。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频恒压供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物联网远程监控终端1、远程网络通讯连接设备2、PLC控制设备3、变频器4、液位传感器5、压力变送器6、电接点压力表7、稳压罐8和电动蝶阀9;物联网远程监控终端1与远程网络通讯连接设备2的GPRS调制解调器通过GPRS网络以及互联网通信连接;远程网络通讯连接设备2的GPRS调制解调器通过RS232串口与PLC控制设备3连接,SIM卡插在GPRS调制解调器的SIM插槽内。PLC控制设备3的另一端分别外接变频器4、液位传感器5、压力变送器6、电接点压力表7、稳压罐8和电动蝶阀9。变频器4由主电路供电,连接泵组10并调节其转速。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频恒压供水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变频恒压供水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部分分为下位机变频自动运行控制程序和上位机检测监控程序。下位机变频自动运行控制程序选择梯形图作为PLC编程语言,上位机检测监控程序是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能实现全自动运行、手动控制运行、远程监控。下位机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控制程序分为主程序和中断子程序。主程序就是对整个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全自动工作的设计;子程序起着中断的作用,用于调节工作频率,使其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顺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顺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8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