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机油过滤冷却器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8171.3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龙;赵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F01M5/00;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机油 过滤 冷却器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机油过滤冷却器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水套连通的冷却水道、用于容纳来自发动机本体的冷却水的机油冷却水箱、用于对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润滑油路中的机油进行过滤并设置于所述机油冷却水箱内的机油滤清器以及用于控制冷却水由所述冷却水道进入机油冷却水箱的控制阀,本发动机能够利用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对机油滤清器进行冷却,将使机油的温度得到降低,同时省去外置的机油冷却油路,减小机油泵的负荷,保持机油温度,使机油的粘温性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发动机机件的润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动力系统,具体是一种具有机油过滤冷却器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用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而机油在工作过程中,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机油变稀而降低了润滑能力,这一因素会导致因为润滑效果跟不上而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行,因此,现有的发动机通常在润滑油油路中设置机油冷却器,然而,外置机油冷却器将导致发动机润滑油道的长度过长,大大增加看机油泵的负荷,另一方面,现有的机油冷却器通常采用风冷式或水冷式;风冷式机油冷却器由许多冷却管和冷却板组成,在汽车行驶时,利用汽车迎面风冷却热的机油冷却器芯子,风冷式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由冷却风的风量决定,难以保证机油处于适合的温度;水冷式机油冷却器置于冷却水路中,利用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时,靠冷却水降温,发动机启动时,则从冷却水吸收热量使润滑油迅速提高温度,机油冷却器由铝合金铸成的壳体、前盖、后盖和铜芯管组成,为了加强冷却,管外又套装了散热片,冷却水在管外流动,润滑油在管内流动,两者进行热量交换,水冷机油冷却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难以布置于成本较低,空间较小的机动车,如摩托车、三轮车等小型车辆内。
因此,需要对现有发动机的润滑和冷却系统进行改进,利用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对机油滤清器进行冷却,将使机油的温度得到降低,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机油温度,使机油的粘温性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发动机机件的润滑效果的具有机油过滤冷却器的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对机油滤清器进行冷却,将使机油的温度得到降低,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机油温度,使机油的粘温性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发动机机件的润滑效果的具有机油过滤冷却器的发动机;
本发明的具有机油过滤冷却器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水套连通的冷却水道、用于容纳来自发动机本体的冷却水的机油冷却水箱、用于对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润滑油路中的机油进行过滤并设置于所述机油冷却水箱内的机油滤清器以及用于控制冷却水由所述冷却水道进入机油冷却水箱的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机油冷却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控制阀为节温阀,所述节温阀设置于所述进水口用于控制该进水口在冷却水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打开;
进一步,所述机油冷却水箱包括与发动机的缸体一体成形的箱体以及用于封闭箱体的箱盖,所述冷却水道设置于所述箱盖内;
本发明的具有机油过滤冷却器的发动机还包括分别对应设置于冷却水道和发动的机润滑油路中的水泵和机油泵,所述机油泵的转轴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由发动机的曲轴获得动力,所述水泵的转轴与机油泵的转轴同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冷却水道内设有由节温阀的推杆推动的堵头,所述堵头用于封堵冷却水道位于机油冷却水箱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管路;
进一步,所述机油冷却水箱内壁一体成形有环形滤清器安装座,所述滤清器安装座内的机油冷却水箱的侧壁设有出油孔以及绕出油孔周向分布的多个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对应连通于发动机缸体上的机油出口和机油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隆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8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