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性菲涅尔吸热器二次反射镜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6581.4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卫;郑建涛;许世森;徐越;裴杰;刘明义;曹传钊;李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23/71 | 分类号: | F24S23/71;F24S25/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反射镜 吸热器 支撑框架 固定扣 纵杆 底面横梁 固定装置 安装孔 菲涅尔 槽道 立板 长度方向移动 顶部横梁 聚光效果 膨胀空间 滑动 受热 连接件 串连 背面 变形 垂直 架设 穿过 膨胀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菲涅尔吸热器二次反射镜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底面横梁上开设有安装孔,二次反射镜通过穿过安装孔的连接件与底面横梁连接;支撑框架的顶部横梁之间架设有多个立板,二次反射镜的背面设有固定扣,纵杆串连固定扣上开设的过孔和立板上开设的槽道;纵杆能够在槽道内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移动,固定扣能够在纵杆上沿长度方向滑动。本发明既能够向二次反射镜提供足够的膨胀空间,又能使变形受到控制,减少线性菲涅耳吸热器二次反射镜受热后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吸热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比较好的聚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性菲涅尔吸热器二次反射镜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通过聚光器将太阳能聚集起来转化为热能,然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聚光热发电技术是目前太阳能热发电的一种常见的形式,通过多面线性反射镜构成的一次镜场将太阳光会聚成线状光斑,然后利用接收器,通过导热流体将光照产生的高温吸收并传递到换热器。在换热器中导热流体的热量被用于加热水生成水蒸气,进而利用水蒸气驱动汽轮机做功发电。
在整个线性菲涅尔集热系统中,吸热器负责吸收一次镜场反射的太阳辐射,将集热介质加热到高温,是很关键的组件。吸热器的能量吸收效率直接关系到最终光能到电能的转化效率。由于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对于聚光比的要求以及接收器宽度有限,线性菲涅耳技术中,采用较窄的反射镜阵列并且对反射镜做弯曲处理降低反射镜照射到吸热器上的光斑宽度,同时安装二次反射镜,用于对照射到吸热器入口的辐射二次聚焦,提高聚光比将集热介质加热到更高的温度。
吸热器中二次反射镜可以采用不同的反射材料,包括镜面不锈钢在内的金属材料以及玻璃镜等,实际运行中,由于照射到二次反射镜上的辐射密度高,高达20kW/m2,二次反射镜吸收的热量比例虽然小,但也足以使自身的温度升高,并产生膨胀。如安装结构上未留出足够膨胀空间,会影响二次反射镜的面形精度,降低二次聚光效率,严重的可能会造成二次反射镜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性菲涅尔吸热器二次反射镜固定装置,减少线性菲涅耳吸热器二次反射镜受热后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吸热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线性菲涅尔吸热器二次反射镜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底面横梁上开设有安装孔,二次反射镜通过穿过安装孔的连接件与底面横梁连接;支撑框架的顶部横梁之间架设有多个立板,二次反射镜的背面设有固定扣,纵杆串连固定扣上开设的过孔和立板上开设的槽道;纵杆能够在槽道内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移动,固定扣能够在纵杆上沿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的固定扣粘连在二次反射镜的背面,纵杆在长度方向呈直线,固定扣在纵杆上的滑动,提供了二次反射镜受热变形后在长度方向上的移动空间;
二次反射镜在垂直长度方向内发生变形时,固定扣相应移动并带着纵杆;纵杆的移动会受到立板的约束,固定扣的移动也受到约束。
所述立板上的槽道能够满足纵杆的移动,其形状根据二次反射镜不同温度下变形时固定扣的移动轨迹设计,提供二次反射镜受热变形后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移动空间;保证设计温度下二次反射镜的面形满足设计要求。
所述的纵杆为长杆,能够沿长度方向穿过二次反射镜背后的多个固定扣和立板;
或者,所述的纵杆为短杆,其将所穿过的固定扣的移动限制于相邻近的立板的槽道中。
所述的固定扣在二次反射镜的背面对称分布,提高二次反射镜变形的对称性。
固定扣设置在二次反射镜形变剧烈处,相邻距离根据效控制二次反射镜变形需求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6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