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称重式作物需水量观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6097.1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崔远来;罗玉峰;杨洋;赵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肖珍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称重 作物 需水量 观测 系统 | ||
1.一种移动称重式作物需水量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筒、活动桁架、称量装置、防雨棚和测筒区;所述测筒为多个,各测筒以地埋双套筒方式安装于所述测筒区中,所述活动桁架架设于所述测筒区上方,所述称量装置通过滑轮安装于所述活动桁架上并可移动至各测筒上方对其起吊称重,所述防雨棚架设于测筒区长边方向专用的轨道上,能避免刮风和降水对观测造成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称重式作物需水量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筒由PVC材料制成中空圆柱形,内径为0.60~0.65m,深度为0.80~1.00m,填土面积为0.30~0.35m2,底部设15~18cm厚的滤层,筒内填入原状土并种入作物,筒内土面与地面齐平或低于桶口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称重式作物需水量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筒装在测筒钢筋外套内,钢筋外套设有吊环用于称重时吊起,筒底部设置滤层和侧向排水装置,根据作物生长对需水量的要求进行排水并用量筒计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称重式作物需水量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桁架包括桁架和轨道,所述桁架由方钢管和工字钢组成,方钢管焊接于工字钢两端起支撑作用,桁架底部安装滑轮并设置在轨道上,所述轨道平行于测筒区长边方向并铺设在其两侧,使桁架可在测筒区长边方向上移动;所述称量装置安装于所述活动桁架的工字钢上,能在工字钢上做横向移动,即沿测筒区宽边方向移动,由于所述活动桁架整体能在轨道上移动,即沿测筒区长边方向移动,故本系统可精确定位并吊起任何位置的测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称重式作物需水量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装置包括吊秤、吊链和吊钩,吊秤采用直显式电子吊秤并通过吊链与吊钩连接,吊钩用于固定在测筒钢筋外套的吊环上,能直接起吊测筒称重且将数据同步显示在LED显示屏上,可达到0.03~0.1mm水层变化观测精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称重式作物需水量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棚包括端梁、弧架支柱、支柱横连杆、弧架连杆、透明阳光板、透明遮雨帘和滑轮装置,所述端梁、弧架支柱、支柱横连杆和弧架连杆组成所述防雨棚的骨架结构,所述透明阳光板安装于防雨棚棚顶端梁上,透明遮雨帘垂直悬挂于防雨棚四周,透明阳光板和透明遮雨帘均起到防雨和防风的作用,避免降水落入测筒和刮风时对称重造成影响,同时还能保证筒内作物得到适宜光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称重式作物需水量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棚通过滑轮装置与所述活动桁架共用同一轨道并由人工推动或电动制动;所述轨道平均分为三部分,包括有效遮盖区、行走缓冲区和停放区,在有效遮盖区内防雨棚能避免刮风和降水对观测造成影响;所述防雨棚棚顶安装雨量感应器,当降雨量大于5mm时,自动关闭,即由驱动电机推动至有效遮盖区,当1-2个小时无降雨时,自动打开,即由驱动电机推动至停放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称重式作物需水量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筒区开挖并用混凝土浇筑内径为0.60~0.65m和深度为0.90~1.10m中空圆柱形外筒,要求外筒内径和深度均略大于所述测筒对应的尺寸,所述测筒放置于外筒中得到固定和保护,即地埋双套筒方式;所述测筒区周围2~3m的范围布置有保护带,所述保护带由混凝土浇筑的田埂构成,其宽为15~25cm,高为50~60cm,田面以上为25~30cm,其余部分埋入土中,田埂中间夹放一层防渗膜以防止水肥侧渗。
9.一种移动称重式作物需水量观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动桁架和称量装置移动至待测测筒正上方;
(2)将称量装置上的挂钩固定在测筒钢筋外套的吊环上,垂直吊起测筒10~20cm;
(3)待称量装置显示的数据稳定时,记录读数并处理数据求得作物需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60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