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边坡上种植梭鱼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5101.2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8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涛;宋利平;刘刚;袁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张云花 |
地址: | 43007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坡上 种植 梭鱼 方法 | ||
1.一种在边坡上种植梭鱼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整理坡面;
2)在坡面上回填营养土,并在营养土上覆盖厚度为5-10cm的砾石土层,其中,所述砾石土层由黄壤土、粒径为0.5-4mm的中粗砂和粒径为1-15mm的砾石按体积比20:1-10:5-10混匀后制得;
3)生态混凝土的构建:以碎石、水泥、硅铁冶炼电炉回收的二氧化硅微粉、减水剂和水为原料,按重量份1500-1700:250-300:30-40:3-4.5:50-80配比混匀后,浇筑在砾石土层上,再振捣整平,形成厚度为5-10cm的生态混凝土,其中,所述碎石的粒径为0.8-2.5cm;
4)建植梭鱼草:将梭鱼草分株后得到具有5-7个分蘖的梭鱼草小株,之后在生态混凝土上沿横向和纵向方向每隔25-30cm垂直地放置一个第一圆筒体,在所述第一圆筒体内插入第二圆筒体,其中,所述第二圆筒体的内径为2~10cm,且外径与所述第一圆筒体的内径相等,第二圆筒体的底部与第一圆筒体的底部齐平,第二圆筒体的顶部延伸出第一圆筒体,之后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圆筒体间设置伸缩杆,使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圆筒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之后将梭鱼草小株的根部插入第二圆筒体中,然后向所述第二圆筒体内倒入温度为42-45℃、琼脂质量分数为1.5-2.5%的琼脂水溶液,使琼脂水溶液在第二圆筒体中的深度为2~5cm,待琼脂水溶液凝固后,脱除第二圆筒体;
5)养护:建植20-30天内,每天浇水3-5次,发芽后,每隔3-5天喷施一次叶面肥,连续喷施5-7次;
其中,所述伸缩杆包括:
第一杆体,其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杆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一杆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圆筒体中的一个第一圆筒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体上沿其高度方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圆筒体的底面平行,所述第一杆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组,所述通孔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通孔组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圆筒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通孔组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杆体的高度相等;
第二杆体,其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从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圆筒体中的另一个第一圆筒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上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通孔,当所述第一杆体上沿其高度方向的侧面沿水平方向放置时,至少一个所述第四通孔在水平面上的竖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所述通孔组的竖直投影重合,所述第四通孔间的距离与所述通孔组间的距离相等;
至少一个插销,所述插销包括:
销轴,其为圆柱体形,所述销轴的外径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相等;
两个限位块,所述销轴的外壁上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相等;
所述通孔组设置为:当所述销轴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中时,所述限位块能穿过所述第三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边坡上种植梭鱼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琼脂水溶液的制备方法为:
将1.52-2.564重量份的琼脂加入100重量份的水中,在室温下放置1-2h后,加热煮沸15-20min,之后降温至42-45℃,即得所述琼脂水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边坡上种植梭鱼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琼脂水溶液中还含有质量分数为1-3%的部分醇解型聚乙烯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边坡上种植梭鱼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琼脂水溶液中还含有质量分数为3-5%的完全醇解型聚乙烯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51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