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可分解膜材料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5036.3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4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可分解 材料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可分解膜材料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具有生物分解性的材料日益被大众所重视。例如,目前白色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生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是研究开发新的可降解的塑料薄膜。
聚乳酸(PLA)经农作物如玉米发酵制得乳酸,再进一步化学合成制得,并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最终可实现生态资源的回收利用,适用于制备可生物降解薄膜,但聚乳酸强度和刚度比较高,制备柔性薄膜必须对聚乳酸进行增韧改性。
目前,增韧聚乳酸的方法主要有共聚改性和共混改性(即通过成型加工方法改性)。其中,共混改性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在共混改性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利用增塑剂进行改性。
然而,加入增塑剂后,例如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聚乳酸(PBAT/PLA)、聚丁二酸已二酸丁二醇酯和聚乳酸(PBSA/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聚乳酸(PBS/PLA)的简单共混物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虽然增塑剂的加入可提高材料的柔软性,但却不会提升材料的封口强度,而且由于增韧剂在柔性薄膜中易迁移,使柔性薄膜的封口不稳定,在柔性薄膜使用过程中,容易开口。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生物可分解膜材料及其产品,以解决上述封口不稳定、封口强度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可分解膜材料及其产品,该生物可分解膜材料能够替代传统的膜材料,并提高了封口强度,且封口性能稳定持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生物可分解膜材料,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可选地,所述生物可分解膜材料中还包括1-20重量份的增塑剂。
可选地,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酯 类、聚酯类、偏苯三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或烷基磺酸醋类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环境温度为210℃,负荷为2.16Kg时,所述聚乳酸树脂的熔融指数为6-80g/10min。
可选地,所述软质可降解聚酯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已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润滑剂为酯型流动改性剂、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低分子量聚乙烯蜡、芥酸酰胺及硬脂酸系列的一种或多种复配。
可选地,所述相容剂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嵌段共聚物或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
可选地,所述无机填充材料为蒙脱土、云母、滑石粉、硫酸钡、硅灰石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所述无机填充物的细度为1000-6000目。
可选地,所述生物可分解膜材料还包括稳定剂、离型剂、静电防止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以及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产品,所述产品为经所述生物可分解膜材料加工后产生的产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生物可分解膜材料,通过在聚乳酸树脂中添加软质可降解聚酯等组分,然后利用改性技术制成生物可分解膜材料,该生物可分解膜材料的封口强度较强,能够达到9-10N/15mm,远远大于传统膜的封口强度,且该生物可分解膜材料的封口性能稳定持久,加工后产生的产品可以应用于文具袋、食品袋、礼品袋、服装袋、垃圾袋等各种必需品包装袋中,应用非常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生物可分解膜材料,其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
聚乳酸树脂1-60份,所述聚乳酸树脂为L型聚乳酸,在环境温度为210℃,负荷为2.16Kg时,所述聚乳酸树脂的熔融指数为6-80g/10min;
软质可降解聚脂1-80份,因聚乳酸树脂较硬,添加软质可降解树脂可使材料变软,且软质可降解树脂适合吹膜,所述软质可降解聚酯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已二酸丁二醇酯(PBS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中的至少一种;
润滑剂0.5-20份,所述润滑剂为酯型流动改性剂、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低分子量聚乙烯蜡、芥酸酰胺及硬脂酸系列的一种或多种复配,所述润滑剂可包括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所述内润滑剂为减小材料各组分之间的摩擦,使其更易结合,所述外润滑剂为减少材料与机台之间的摩擦;
抗氧剂0.1-20份,所述抗氧剂可延缓或抑制材料氧化过程的进行,从而阻止膜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5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