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消防的穿戴式多功能工具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54406.1 申请日: 2016-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5664389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田瑜基;乔志勇;徐敬仙;童丽闺;陈元元;范经谋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2B3/00 分类号: A62B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1008 福建省厦门市思***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消防 穿戴 多功能 工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消防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消防的穿戴式多功能工具。

背景技术

民众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消防警察的保护,消防警察已经不是单纯灭火的职业,更多时候是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在消防法上有明确的规定,除灭火之外还要履行十几类抢险救援职责,包括消防部队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8类的救援工作;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类救援工作。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工作,消防器械的设计尤为重要。

消防器械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灭火器材,第二类是破拆工具类,例如消防斧、切割工具等。无论是灭火器材还是破拆工具,智能化和小型化都是发展趋势。对于消防人员来说,能够便携是最重要的。目前的各种消防工具中,极少有多种功能组合在一起的,因为消防工具多为重机械,但是对于螺丝刀、扳手、小刀等轻型工具,可以根据各自形状特点,将其组合到一起。

生活中的破拆工具的材料多为工具钢,工具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在高温下能保持高硬度和红硬性,以及高的耐磨性和适当的韧性,但是其密度高达7.85克每立方厘米,所以制造一种工具钢的工具,携带和使用时要耗费很大的体能的。随着人们对材料领域的不断探究,各种新型轻型高硬度材料正在逐渐被应用于机械产品上。

假如发明一种可用于消防的穿戴式多功能工具,可以作为工作人员的装饰穿戴物品,不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多余的负担,并且具有多种工具多个功能,这将会给消防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美观并且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消防的穿戴式多功能工具。这种多功能工具既可以在平时作为装饰品佩戴在手腕上,也可以在遇到消防破拆问题时作为破拆工具使用,解决消防避险问题,其具有小巧、轻便、智能,使用功能齐全等优点。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用于消防的穿戴式多功能工具,包括连接成手环状的数块模块,在各所述模块的中部和/或边部设置有作为破拆用的工具,包括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内六角螺丝扳手、螺母扳手、锉刀、割刀、普通刀、矩形轴孔、取卡针、开瓶器,以及作为标识用的印刻标记。

进一步地,同一种类的所述破拆用的工具,其规格型号至少有一种。

进一步地,其中对于设置在所述模块边部的破拆用的工具,是设置在所述模块的连接端。

进一步地,除了其中两块相邻的所述模块以外,其余各所述模块之间均通过连接扣和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扣为一种弓形薄片,设置在模块连接端的两侧,所述连接扣上两端设有通孔;各所述模块上设有螺纹孔;利用所述连接扣作为连接体,通过一螺栓同时穿过连接扣上的一个通孔和一块模块上的螺纹孔,通过另一螺栓同时穿过连接扣上的另一个通孔和另一块模块上的螺纹孔,将两相邻模块连接起来;相邻两模块之间可以螺栓为转轴相互转动。

进一步地,未通过所述连接扣连接的两块相邻模块之间,在其中一所述模块的侧面加工有矩形凸起,矩形凸起的竖直方向开设孔洞,孔洞内装有弹簧,弹簧两端各装配一个钢珠,在钢珠装入后将孔洞口通过电焊缩小孔径使钢珠只露出一部分,按压钢珠,钢珠就会缩进孔洞,但是无法弹出孔洞;

另一所述模块沿一端向内切割出一镂空,镂空的内端为一矩形孔,矩形孔侧边上加工出凹槽,所述矩形孔的形状与所述矩形凸起的形状吻合;当两所述模块扣合时,所述矩形凸起嵌入到所述矩形孔中,所述钢珠随之压入所述凹槽中,当用力向外扳动其中一模块时,所述钢珠就从凹槽中脱离。

进一步地,未通过所述连接扣连接的两块相邻模块之间,通过一枢接轴连接,两者可绕所述枢接轴转动。

进一步地,各所述模块、连接扣、螺栓、枢接轴,均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将本发明的各个模块装配完成后,此时各个模块依次连接,这种穿戴式多功能工具的内径较大,使用者戴在手腕上后,将一模块向外侧扣压在另一模块上,此时本发明的内径缩小,本装置就不会从手腕上脱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4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