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塑料填充母粒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50279.8 | 申请日: | 2016-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51/06 | 分类号: | C08L51/06;C08L23/06;C08K3/26;C08K5/098;C08K5/13;C08F255/02;C08F218/08;C08F218/04;C08F226/06;C08F212/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7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塑料 填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塑料填充母粒。
背景技术
塑料填充母粒是指在塑料加工成型过程中,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将所需要的各种助剂、填料与少量载体树脂先进行混合混炼,制得的粒、粉料称为母粒。母粒是由载体树脂、填料和各种助剂组成的。母粒中助剂的限度或填料的含量比实际塑料制品中的需要量要高数倍至十几倍。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必须根据母粒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和实际制品中需要加入的量,调节母粒与基体树脂的配比。母粒通常可以分为普通填充母粒(简称填充母粒)和功能性母粒,如色母粒、防雾滴母粒等。填充母粒的主要组分是填料,主要用于聚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加工成型,又称为聚乙烯填充母粒。聚乙烯填充母粒是由载体树脂、填料和各种助剂三部分组成,其中填料占主要成分,最多可达90%。聚乙烯填充母粒主要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塑料的生产。如:聚乙烯中空吹塑制品、聚乙烯注塑制品和聚乙烯薄膜、聚丙烯编织袋、编织布和打包带等。
流延膜是通过熔体流延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有单层流涎和多层共挤流涎两种方式。与吹膜相比,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等都极为出色。流延膜填充母粒用途广泛,适用于注塑、吹瓶、塑料刀叉、快餐盒、托盘、管材、片材、中空板、电器外壳、电缆电线填充绳、打包带、编织袋、垃圾袋、快递袋、购物袋、荔枝纹烫纸、低温热熔胶片、TPU港宝鞋材、工程塑料颗粒等。
物理机械性能、光学性能、热封性能是流延膜质量的重要评价,现有的流延膜填充母粒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性能,物理机械性能较好时,光学性能和热封性能会下降,而取得较好的光学性能和热封性能时,会导致物理机械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同时取得优秀的物理机械性能、光学性能、热封性能的流延膜用新型塑料填充母粒。
新型塑料填充母粒,其制备原料包括载体树脂、乙烯基酯、乙烯基吡啶衍生物、式(A)所示的化合物、填料;
其中,R1、R2、R3、R4、R5可分别独立地为氢或氟且R1、R2、R3、R4、R5不可同时为氢;
所述载体树脂为α-聚烯烃;所述乙烯基酯含有10-35个碳原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载体树脂100份、乙烯基酯10-20份、乙烯基吡啶衍生物5-10份、式(A)所示的化合物1-5份、填料50-80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树脂的熔融指数为0.5-20g/10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乙烯基酯含有14-30个碳原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乙烯基酯为直链饱和脂肪酸乙烯基酯、支链饱和脂肪酸乙烯基酯、含有脂环烃结构的脂肪酸乙烯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乙烯基吡啶衍生物为侧链上具有烷基、烷氧基、氨基、羟基、酯基的乙烯基吡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乙烯基吡啶衍生物选自4-乙氧基-2-乙烯基吡啶、5-甲基-2-乙烯基吡啶、5-乙基-2-乙烯基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式(A)所示的化合物由包含4-溴苯乙烯和含氟苯硼酸的原料制备得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选自碳酸钙、滑石粉、陶土、重晶石粉、石膏、云母粉、白炭黑、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制备原料还包括助剂0.1-2份。
附图说明
图1为4-乙烯基-2,3,4,5,6-五氟-1,1’-联苯的核磁氢谱;
图2为4-乙烯基-4-氟-1,1’-联苯的核磁氢谱。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0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