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驳接三通路RO膜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9643.9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2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红;何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红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3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驳接 余水 单向阀 双斜面 凸块 源水 装配 过滤器 驳接头 配器 控制单向阀 产品装配 检测操作 滤芯更换 止水状态 左右两侧 纯水机 阀芯尾 检测 复位 解锁 滤筒 启闭 头盖 开路 | ||
1.快速驳接三通路RO膜过滤器,包括,纯水通路(25)及源水进通路(28)、余水出通路(29)及自清洗通路(36);所述的源水进通路(28)的“源水”,是指上一水处理工艺所得初滤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源水进通路(28),包括,快速驳接盖(2)、快速驳接头(5)、源水进通路入口(20)、源水单向阀(17)及源水通路A(21);所述的“源水”,经高压泵加压,从快速驳接盖(2)一侧的源水进通路入口(20)由高压泵注入,径由:开启的源水单向阀(17)中的阀底过水孔(12)、位于滤筒上扣盖(24)与滤芯上定位圈(23)之间的源水通路A(21),进入环绕RO滤芯四周的源水进通路(28),在高压状态下经RO滤芯过滤获得纯水;所述的纯水通路(25),包括,纯水导柱(26)、导柱透水孔(27)、纯水导柱定位柱(35)及比配器座(42);所述的纯水,由位于RO滤芯中心的、安装于纯水导柱定位柱(35)上的纯水导柱(26)导流;所述的纯水导柱(26)的柱壁上遍布有导柱透水孔(27);所述的纯水导柱(26)的上口,与比配器座(42)相连接;所述的纯水,通过纯水通路(25)贮存于纯水罐中;所述的余水出通路(29),包括,余水出通路软管(38)、余水比配器出管(40)、余水比配器(41)、余水单向阀(4)及余水出接口(46);所述的余水出通路(29),是释放经纯化处理后余水的通道;所述的余水,由位于滤芯右侧下方的余水出通路软管(38)的管口进入,径由余水出通路A(8)转折→余水单向阀(4)→余水比配器连接管(44)→经余水比配器(41)配流后,通过余水比配器出管(40)输出,进入余水压力罐中;所述的自清洗通路(36),包括,滤筒底扣盖(32)、滤芯下定位圈(33)及辐射式导流条(34);所述的辐射式导流条(34),位于滤筒底扣盖(32)与滤芯下定位圈(33)之间,当RO滤芯过滤器实施自清洗作业时,自清洗作业的水流由滤芯的四周汇流于滤筒底扣盖(32)后,经由辐射式导流条(34)导向并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驳接三通路RO膜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驳接头(5)上部,设置有与快速驳接盖(2)实现互相锁连的、对称的双斜面凸块(43);所述的双斜面凸块(43)下方与阀芯杆(19)对准的位置上,设置有对称式的右双斜面阀芯杆驱动凸块(7)及左双斜面阀芯杆驱动凸块(13);所述的双斜面凸块(43)、右双斜面阀芯杆驱动凸块(7)及左双斜面阀芯杆驱动凸块(13)外形,均为呈斜面结构的、前端凸出于本体圆周的斜块;所述的斜块具有使快速驳接头(5)与快速驳接盖(2)相紧锁的作用;所述的快速驳接盖(2)的内侧,对应于双斜面凸块(43)及右双斜面阀芯杆驱动凸块(7)、左双斜面阀芯杆驱动凸块(13)位置上,设有分层的、推进式的、实现锁合连接的竖槽及斜横槽,以实现快速驳接头(5)与快速驳接盖(2)的锁紧连接;所述的快速驳接头(5)的内、外沿与滤芯及滤筒的结合部,设置有分层结构的滤芯上定位圈(23)及滤筒上扣盖(24);所述的分层设置的滤芯上定位圈(23)与滤筒上扣盖(24)层间,设有源水通路A(21)及余水出通路A(8);所述的快速驳接盖(2)的后侧及两侧,设有安装余水比配器(41)的余水比配器座(42)及安装接口卡抓(1)、源水单向阀(17)和余水单向阀(4)的源水单向阀安装管(47)及余水单向阀安装管(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红,未经李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96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反光膜的LED灯
- 下一篇:一种自带割口刀片式塑料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