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7511.2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7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红;赵晓涛;郑红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亚红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8;C04B33/30;C04B33/24 |
代理公司: | 41122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6759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透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制作工艺步骤如下:(1)级配骨料;(2)制备高温粘结剂:将瓷石:60重量份,滑石:20重量份,高岭土:20重量份混合,研磨成220目以下的细粉;(3)配料:将级配骨料和制备高温粘结剂混合,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陈腐,制得配料;(4)压膜成形:将混合物加入模具中,用压机在100‑120pa/mm2的压力下压制成透水砖的形状;(5)干燥:压制成的透水砖在40℃‑150℃的热风下干燥40分钟;(6)煅烧:在1200℃‑1250℃温度下煅烧1‑2小时,即得。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经济节约,透水砖的透水性好,绿色环保;本发明的陶瓷透水砖以陶瓷废料为原料,实现了将陶瓷工业废料变废为宝,解决了陶瓷废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雨水天气的增多,大雨暴雨导致城市内涝的事件层出不穷,城市规模的扩大,使人们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寻找一种透水性好的城市路面材料成为城市道路建设的一个重点。
随着社会经济及陶瓷工业的快速发展,陶瓷工业废料日益增多,它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且还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及陶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20年的高速发展,陶瓷业随着产量的增加,废料的数量越来越多,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佛山陶瓷产区,各种陶瓷废料的年产量已经超过400万吨,而全国陶瓷废料的年产量估计在1000万吨左右,如此大量的陶瓷废料已经不是简单填埋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且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陶瓷废料的堆积挤占土地,影响当地空气的粉尘含量,而陶瓷废料的填埋耗费人力物力,还污染地下水质,如何变废为宝,化废料为资源,已经成为科技和环保部门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内涝和陶瓷废料变废为宝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不同粒度的骨料按照如下配比级配:20-40目之间55-65重量份粗骨料,40-60目之间45-55重量份细骨料,形成级配后骨料。
(2)将瓷石:60重量份,滑石:20重量份,高岭土:20重量份混合,研磨成220目以下的细粉,得到高温粘结剂;
(3)取上述配好的90重量份级配后骨料与高温粘结剂10重量份混合,取5重量份浓度为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加入上述混合物后,强制搅拌均匀,使高温粘结剂包裹在骨料表层,陈腐12-18小时后;将混合物过振动过筛,筛去包裹不上的多余的细粉;
(4)将上述混合物加入模具中,用压机在100-120pa/mm2的压力下压制成透水砖的形状;
(5)将上述压制成的透水砖在40℃-150℃的热风下干燥40分钟,其中40℃左右干燥10分钟,40℃-100℃干燥20分钟,100℃-150℃干燥10分钟;
(6)在1200-1250℃温度下煅烧1-2小时,即得到本发明的陶瓷透水砖;
所述的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铝矿废渣:10份,陶瓷废粉:70份,汝阳白土:10份,上述物质混合后进行研磨20-60目,然后过筛子,将20-40目作为粗骨料,40-60目作为细骨料。
所述的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低品位赤铁矿:40份,煤矸石:30份,汝阳白土:10份,长石废矿渣:15份,全瓷砖废瓷粉:5份;上述物质混合后进行研磨20-60目,然后过筛子,将20-40目作为粗骨料,40-60目作为细骨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红,未经王亚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7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