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营养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6401.4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7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乔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C05G3/00;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土。
背景技术
在城市里,居住在高层建筑的人群越来越多,对于室内养花的爱好者来讲,其最大的难题,一是生活区的地面都有绿化带,用于养花泥土的来源比较少,二是所选取到的土壤,建筑垃圾多,其质量不好,不宜用来养花。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花卉市场上,就有了小包装的营养土出售,但是,这些小包装的营养土,所含营养成分比较单纯,还会散发出土壤里的异臭味,并不适用于室内养花,当营养土使用一个阶段后,肥效将有所下降,要定期向盆栽种施肥,但大部分的营养土,都是复合的块状肥,使用起来非常不便,且肥效低,不适宜长期使用及存放。这对于城市里养花的爱好者来讲,也是一个难题。花木在盆中生长,由于受花盆容积的限制,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受到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营养物质丰富、通透性能好、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的营养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营养土,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如下:山泥50-56份、腐植土30-40份、泥炭10-20份、椰糠5-10份、珍珠岩5-10份、清洁砂砾2-5份、生根粉1-2份、辣椒粉3-5份、活性微生物1-2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山泥取自山林土壤。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腐植土为枯枝落叶多年堆积腐烂与土壤相互混合。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泥炭选取进口泥炭,按一定比例与椰糠混合。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辣椒粉是晒干后的朝天椒研磨成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营养土原料易得,制备成本低,营养丰富,水保肥性好,土壤透气性好,具有杀菌杀虫功效,适合家庭使用;本发明可以直接将植物放入其中生长,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钙、磷等矿物质,可以持续提供营养;使用方便,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速溶性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达到的预定目的与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营养土,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如下:山泥50份、腐植土38份、泥炭10份、椰糠7份、珍珠岩10份、清洁砂砾3.5份、生根粉1份、辣椒粉3份、活性微生物1份。
实施例二
一种营养土,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如下:山泥55份、腐植土34份、泥炭18份、椰糠9份、珍珠岩5份、清洁砂砾2.5份、生根粉2份、辣椒粉4.5份、活性微生物2份。
实施例三
一种营养土,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如下:山泥56份、腐植土36份、泥炭14份、椰糠6份、珍珠岩7份、清洁砂砾4份、生根粉1.5份、辣椒粉3.5份、活性微生物1.5份。
实施例四
一种营养土,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如下:山泥52份、腐植土32份、泥炭12份、椰糠10份、珍珠岩6份、清洁砂砾3份、生根粉1.5份、辣椒粉4份、活性微生物1份。
实施例五
一种营养土,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如下:山泥53份、腐植土40份、泥炭16份、椰糠8份、珍珠岩8份、清洁砂砾5份、生根粉2份、辣椒粉5份、活性微生物2份。
实施例六
一种营养土,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如下:山泥51份、腐植土30份、泥炭20份、椰糠5份、珍珠岩9份、清洁砂砾2份、生根粉1份、辣椒粉3份、活性微生物1.5份。
任选70根小植物,分别使用以上实施例进行种植,同等养殖环境下: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成活率、防虫率、透气性都明显高于同类对比产品,特别是防虫率和透气性,遥遥领先。说明了本产品是植物易存活,有效防止了虫害问题,还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是植物更能够充分吸收所需营养。对比产品是目前市场中随机挑选的某一种。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6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