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换料式处理废水中无机非金属污染物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3608.6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峙;梁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21018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换料式 处理 水中 无机 非金属 污染物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装置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换料式处理废水中无机非金属污染物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水环境的污染治理是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十分匾乏,污水处理尤其重要。随着我国城镇数量以及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必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得到迅猛发展,因此我国将成为世界范围内使用水处理设备的大国。
污水处理设备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程度也日益严重,特别是水污染的范围与程度不断扩大,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污水治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课题,主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兴建初步缓解了环境污染,而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也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扩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所用设备中70%以上为国外进口。这不但浪费了我国大量资金,而且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污水处理设备的国产化发展。由于我国水处理设备的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设备相比,尚有差距。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污水处理的相关设备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加,而且污水治理将是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而,我国对污水处理设备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而且也是持久的。污水处理设备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污水处理设备的国产化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
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同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社会资源的短缺必然使得污水处理向着经济、实用、节约、有效的方向发展,而对设备的要求则也会随之变化,购买成本低、使用方便、处理与使用效果好、节约能源的产品才能适应污水处理工业发展变化需求。因而,掌握先进技术、预见未来污水处理工业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经济、实效、节能、简洁的产品是发展的趋势;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会节约人力与物力成本,符合未来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由于污水处理工艺多样性的需求,污水处理设备的多元化也是发展趋势。
污水处理过程是一个变量繁多,具有大时变、大时滞特点的动态非线性生化反应过程,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已成为当今世界为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重要议题。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装置运行效率、保证出水质量、降低运行费用,研究新型的智能优化控制方法来实现节能达标的目标,是当前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常用污水处理设备有:曝气系统设备、拦污设备、排泥排渣设备、分离设备、搅拌设备、过滤设备、提升设备、消毒设备、各式污泥浓缩机、污泥螺杆泵、污泥脱水机、污泥烘干机、污泥离心分离机、污泥堆肥机械、污泥焚烧机械、污泥厌氧消化气储存设备、发电设备、污水厂供电设备、溶药设备、水质水量监测设备、控制设备等。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设备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增加将成为必然,现有的传统工艺、处理方法具有工艺流程长,控制复杂,占地大,处理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自动换料式处理废水中无机非金属污染物的装置,包括:废水槽1,泵水装置2,反应罐3,清水管4,清水槽5,自动升降装置6,反应罐支架7,控制系统8;所述反应罐支架7上表面设有反应罐3,所述反应罐支架7下方设有废水槽1及控制系统8,所述反应罐3与废水槽1之间设有泵水装置2,所述自动升降装置6由上方伸入反应罐3内,所述反应罐支架7右侧设有清水槽5,所述清水槽5与反应罐3之间设有清水管4;
所述泵水装置2中的水泵、水体流量计、电磁阀与控制系统8导线控制连接;
所述清水管4上的电磁阀与控制系统8导线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3包括:填料罐3-1,填料吸附球3-2,液位传感器3-3,吸附饱和度传感器3-4,吸附能力传感器3-5;所述填料罐3-1位于反应罐3内部正中间位置,填料罐3-1悬空布置,填料罐3-1上方通过挂钩与所述自动升降装置6相连接,填料罐3-1顶面距反应罐3上端檐口30cm~50cm,填料罐3-1底端距反应罐3罐底40cm~60cm;所述填料吸附球3-2位于填料罐3-1内部位置,填料吸附球3-2分层级水平均匀排列,层数不少于5层,相邻二层间距200nm~600nm,填料吸附球3-2数量在100~300万个,每层数量不少于20万个;
所述填料吸附球3-2由多于4组填料环3-2-1组成,多个填料环3-2-1以吸附球3-2中心纵轴为圆心等角度均匀排列,相邻填料环3-2-1之间的夹角为1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3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