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表水体内源磷释放原位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2227.6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伟;詹艳慧;王丹赫;姜博汇;王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1J20/16;B01J20/1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马伟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 水体 内源 释放 原位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地表水体内源磷释放原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向地表水体底泥投加含锆吸附剂;
2)含锆吸附剂周围注射一定体积的含一定浓度溶解性钙离子溶液,含锆吸附剂与溶解性钙离子协同作用控制水体底泥磷向上覆水体释放;
所述含锆吸附剂为锆改性沸石、锆改性膨润土、锆铁改性沸石或锆铁改性膨润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体内源磷释放原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溶解性钙离子溶液采用氯化钙配制,注射溶解性钙离子溶液使底泥的上覆水体的溶解性钙离子浓度达到0.1~2.0 m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体内源磷释放原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含锆吸附剂投加到地表水体底泥-水界面的上方作为底泥覆盖层;或先将含锆吸附剂投加到地表水体底泥-水界面上方,再通过机械搅拌或水力搅动作用将含锆吸附剂添加进底泥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体内源磷释放原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改性沸石或锆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为:
(A)将沸石或膨润土和八水氧氯化锆按照质量比为(1~10):1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水进行搅拌10~60 min;
(B)加入pH调节剂,混合液的pH值调至9~11;
(C)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材料,清洗、烘干后即得到锆改性沸石或锆改性膨润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体内源磷释放原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锆铁改性沸石或锆铁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为:
(A)将Fe3+溶液和Fe2+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液,使Fe3+与Fe2+的摩尔数之比为2,并使溶液中Fe3+和Fe2+总浓度为0.2~2 mol/L;
(B)将沸石或膨润土加入到步骤(A)中的混合液中,置于70~90℃的恒温水浴中,搅拌反应10~30 min,然后调节混合液的pH值为9~11,置于70~90℃的恒温水浴中反应10~120 min,再固液分离,获得固体材料即为磁性沸石或磁性膨润土;
(C)向磁性沸石或磁性膨润土中加入八水氧氯化锆和水,使固体材料与八水氧氯化锆质量比为(1~10):1,反应10~30 min后将溶液pH值调节为9~11,继续反应10~120 min后固液分离,所获得的固体材料即为锆铁改性沸石或锆铁改性膨润土。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表水体内源磷释放原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Fe3+和Fe2+总浓度为0.3 mol/L;所述沸石或膨润土质量与总铁摩尔数的比值为1 g:15 mmol。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体内源磷释放原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锆吸附剂的投加量为5~500 kg/m2底泥-水界面。
8.一种控制地表水体内源磷释放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设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锆吸附剂,以及在所述含锆吸附剂表面设有氯化钙包覆层,当向地表水体底泥投加吸附剂时,氯化钙包覆层溶解于吸附剂附近的水体,并在含锆吸附剂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溶解性钙离子溶液,含锆吸附剂与溶解性钙离子协同作用控制水体底泥磷向上覆水体释放。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性钙离子溶液采用氯化钙配制,注射溶解性钙离子溶液使底泥的上覆水体的溶解性钙离子浓度达到0.1~2.0 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22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包装锯盘的吸塑包装机用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矿泉水灌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