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角度的多功能折叠桌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0819.4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1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杜浩明;甘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B3/08 | 分类号: | A47B3/08;A47B9/14;A47B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菅秀君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板体 桌面板 多功能折叠桌 上板体 铰接 可调 长度方向间隔 占用空间 后侧边 前侧边 折叠桌 支撑杆 折叠 卡槽 桌腿 堆放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的多功能折叠桌,它包括桌面板和支撑在该桌面板下方的若干根桌腿,所述桌面板由后侧边铰接在一起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构成,所述上板体的底面前侧与两根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板体的顶面前侧开设有沿着下板体前侧边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卡槽。本发明这种折叠桌占用空间小、折叠方便且能够堆放大量物品,适合各种场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桌子,尤其是一种可调角度的多功能折叠桌。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折叠桌主要由实木、松木、楠竹、钢塑、铝镁合金、ABS塑胶等材质制成。大多折叠课桌虽然可折叠,但折叠起来后摆放不方便,且占地面积大,容易损坏。本发明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此进行了通过机械设计,将折叠方式进行了创新,做到了在不影响正常使用寿命的同时,尽可能的将空间压缩,在多场合使用,且节省空间,不用时折叠成长方体,折叠后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占用空间小、折叠方便且能够堆放大量物品的可调角度的多功能折叠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角度的多功能折叠桌,包括桌面板和支撑在该桌面板下方的若干根桌腿,所述桌面板由后侧边铰接在一起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构成,所述上板体的底面前侧与两根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板体的顶面前侧开设有沿着下板体前侧边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卡槽。
本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桌腿是由带轴向插孔的下腿杆以及活动插设在所述下腿杆轴向插孔中的上腿杆构成的两段伸缩式结构,所述上腿杆通过铰链翻转连接在所述下板体的底部,并且所述铰链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上腿杆固定在垂直于所述下板体角度位置的结构,上腿杆和下腿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二者伸缩长度的伸缩长度定位机构。
所述伸缩长度定位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上腿杆上并且沿着上腿杆长度方向上下间隔分布的若干个定位孔、连接在所述下腿杆上且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的活动卡舌。
所述铰链由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板体底部的铰座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腿杆顶部的铰轴构成,所述铰座上制有轴线水平布置的圆孔,所述铰轴可转动地水平连接在所述圆孔中,圆孔顶部的内壁处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铰轴的轴向两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凸棱,所述限位槽和限位凸棱共同形成所述的“用于将所述上腿杆固定在垂直于所述下板体角度位置的结构”。
还包括一左一右平行布置在所述下板体下方的两根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由筒管、分别活动插设在该铜管两端内部的两根连杆、设于所述筒管内部且连接在所述两根连杆之间的弹簧构成,所述两连杆的外端均分别通过一活动吊杆与所述下板体铰接,所述两根弹簧伸缩杆的筒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块水平布置的抽屉板。
所述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均为矩形板。
所述上腿杆和下腿杆的外轮廓均为方形。
所述桌腿共有四根,且呈矩形分布。
在所述的四根桌腿中,其中两根处于对角线位置的桌腿的上腿杆可前后翻转地连接在所述下板体上,另外两根处于对角线位置的桌腿的上腿杆可左右翻转地连接在所述下板体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对桌子的结构进行了深入改造,其既能够展开站立在地面上,用于放置大量的书本等物品;又可以折叠合拢而放置在室内角落,极大地节省了室内空间。桌腿为长度可调的两段式伸缩结构,不同的桌腿高度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从而是该课桌可适用于各种场合。
2、本发明这种桌子在折叠收拢后,变成长方体结构,可作为一个桌面使用,方便使用者在户外使用。此外,可调角度的桌面板,这样就解决了折叠桌结构单一,而视角不可调整的问题。本升降桌的桌腿可升降,多种支撑高度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场合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0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