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材料色母粒高速搅拌干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39860.X | 申请日: | 2016-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1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安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双志 |
| 主分类号: | B29B7/10 | 分类号: | B29B7/10;B29B1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材料 色母粒 高速 搅拌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材料色母粒高速搅拌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新材料由于其优越的使用性能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色母粒是各种塑胶新材料产品的原材料之一,因此色母粒的质量严重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在色母粒的生产中,色母粒原料的混合和色母粒的干燥筛选是最为关键的工序,色母粒干燥质量不能达到生产要求对有色丝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造成大批量产品色差报废或断头产生小卷丝,增大了生产成本。现有的色母粒搅拌装置搅拌效果差,高温气体吹入进行干燥时不能将温度及时分散开,集中的高温会使得高温部分的色母粒结块,造成色母粒的浪费,搅拌效果不理想还使得色母粒受热干燥不均匀,使得色母粒的含水量不稳定。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材料色母粒高速搅拌干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材料色母粒高速搅拌干燥装置,所述新材料色母粒高速搅拌干燥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框体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上方的按压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左右两侧的横杆装置、位于所述横杆装置上方的加热装置及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下方的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第二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一斜杆,所述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第二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倒料块、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二滚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上若干凸块,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下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下方的推板、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侧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气缸右侧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二斜杆,所述横杆装置包括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连接线、位于所述连接线一侧的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三斜杆,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右侧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风机左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隔热框及收容于所述隔热框内的加热棒,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驱动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方的第四斜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方的弹簧。
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框体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倒料块设有两个,所述倒料块呈横截面为半圆的柱体,所述倒料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框体轴转连接,所述凸块设有若干个,所述凸块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上且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圆孔,所述第一推动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呈弯曲状,所述推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且密封连接,所述推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双志,未经安双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98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