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密码控制自动上锁的自行车锁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39149.4 | 申请日: | 2016-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0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思达;谢小龙;俞贤桥;苏颖敏;刘安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思达 |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密码 控制 自动 上锁 自行车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锁,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密码控制自动上锁的自行车锁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道路交通的日益拥挤,自行车作为短途代步工具的便捷性又再度体现了出来。校园里、菜市场等地自行车利用率非常之高,随之而来的是自行车防盗问题。市场上的车锁对于其安全性和便利性一直不能形成一个统一。不是过分注重锁的坚硬程度,防止被撬开,就是使用更为繁复的锁,保障安全。情况就成了,骑车往往只需要一会儿的时间,而开锁闭锁耽误了许久。同时,有些锁的放置问题也始终困扰着用户。这些问题给广大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使得自行车的利用率到达了瓶颈。所以设计一款既可靠又简便的锁成了自行车市场的当务之急。
自行车的脚支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将锁的结构基于此。在现有专利中,有利用脚支架运动锁车的发明,该发明主要针对锁停问题,而解锁时,仍需要钥匙来实现。
为了提高便利性和安全性,本设计拟采用按键密码解锁。通过按键密码与电路控制结合的脚支架锁尚未有人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锁自行车因忘记锁而导致被偷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密码控制自动上锁的自行车锁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基于密码控制自动上锁的自行车锁(简称锁)
本锁包括控制器、曲柄、第1销钉、第2销钉、连杆、导轨、锁头、滑块、锁壳、锁体和底板;
在自行车后轮架上设置有底板,在底板上的左右设置有导轨和锁壳;
在锁壳内设置有锁体,在锁体内设置有锁头和控制器;
在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控制器、锁头、滑块、第2销钉、连杆、第1销钉和曲柄(自行车的支架)依次连接。
二、基于密码控制自动上锁的自行车锁的控制方法(简称方法)
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在自行车使用完时,人为压下自行车的方口脚支架,实现对自行车的自动上锁;
②当要用自行车时,通过外部的按键输入该锁正确密码,步进电机反转10圈绿色LED灯闪烁两次;然后就可以踢动方口脚支架;30S后,步进电机反转10圈,喇叭长响一声,锁头卡死部件回到可以卡死锁头的位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在停靠自行车时能够自动上锁,避免了传统的忘记上锁而造成麻烦;
②机械结构简捷,易于实现;
③采用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方式,使该自行车锁更人性化;
④该锁的锁壳,能够有效保护锁体受自然和人为破坏,大大的提高了该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⑤该锁结合底板可以高效牢固固定,方便装配,避免了安装过程的繁杂;
⑥操作简单自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自行车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锁体80的结构示意图(放大);
图4是锁头50卡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器的结构方框图
图5是本方法控制流程图。
图中:
00—控制器,
01—51单片机,02—红色LED灯,03—绿色LED灯,04—喇叭,
05—数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06—电源,07—驱动电路,08—步进电机;
10—曲柄;
21—第1销钉,22—第2销钉;
30—连杆;
40—导轨;
50—锁头;
60—滑块;
70—锁壳,
80—锁体,
81—尼龙绳,82—挡板,83—弹簧,84—锁头卡死部件,
85—步进电机;
90—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自行车锁(简称锁)的结构
1、总体
如图1,本锁包括控制器00、曲柄10、第1销钉21、第2销钉22、连杆30、导轨40、锁头50、滑块60、锁壳70、锁体80和底板90;
在自行车后轮架上设置有底板90,在底板90上的左右设置有导轨40和锁壳70;
在锁壳70内设置有锁体80,在锁体80内设置有锁头50和控制器00;
在导轨40上设置有滑块60,控制器00、锁头50、滑块60、第2销钉22、连杆30、第1销钉21和曲柄10(自行车的支架)依次连接。
2、功能部件
0)控制器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思达,未经孙思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9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合一两用新型童车
- 下一篇:汽车踏板人机操作空间确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