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8808.2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赖波;石友良;许莉;杨伟光;赵焘;周彦杰;明卫星;付俊华;胡安安;陈绪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唐玲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合成 劣质 原料 联合 加氢 生产 优质 柴油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费托柴油进行混氢处理,饱和溶氢后采用液相循环加氢方式进行加氢精制;
2)将步骤1)得到的加氢精制反应物与劣质原料油及费托蜡油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油,然后采用气液逆流加氢方式对所述混合油进行加氢精制;所述加氢精制反应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60~400℃,反应压力为2.0~15.0MPa,液时体积空速为0.4~3h-1,氢油体积比100~1000;
3)继续采用气液逆流加氢方式将步骤2)得到的加氢精制反应物进行加氢裂化与异构化反应;
4)将步骤3)所得液相生产油进行分馏,得到优质柴油;
所述劣质原料油为二次加工柴油;所述二次加工柴油为催化裂化柴油、焦化柴油、煤焦油柴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其芳烃重量含量为25~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劣质原料油与所述费托蜡油按1∶3.5~2∶1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加氢裂化与异构化反应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0~420℃,反应压力为2.0~15.0MPa,液时体积空速为0.4~3h-1,氢油体积比为100~100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加氢精制反应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20~380℃,反应压力为4.0~10MPa,液时体积空速为0.5~2.0h-1,氢油体积比为150~55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加氢裂化与异构化反应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30~390℃,反应压力为4.0~10MPa,液时体积空速为0.5~2.0h-1,氢油体积比为150~55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加氢精制反应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60~400℃,反应压力为2.0~15.0MPa,液时体积空速为1.5~7.0h-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加氢精制反应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20~380℃,反应压力为4.0~10MPa,液时体积空速为2.0~5.0h-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劣质原料油与所述费托蜡油按1∶2~1.7∶1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加工柴油的芳烃重量含量为30~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加氢精制催化剂包括载体和加氢活性金属,所述载体为氧化铝或含硅氧化铝,所述加氢活性金属为VIB族和/或VIII族金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氢精制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以加氢活性金属氧化物计,所述VIB族金属氧化物的重量含量为10~30%,所述VIII族金属氧化物的重量含量为5~1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费托合成油与劣质原料油联合加氢生产优质柴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加氢裂化与异构化催化剂为含有β型分子筛的加氢异构催化剂,其载体为无定形硅铝,其加氢活性金属为VIB族金属和/或VIII族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88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风分离器及气液固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柴油和船用燃料油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