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铜尾矿制备的超低密度陶粒支撑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8729.1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辉;董冲命;范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垣曲县刚玉陶粒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80 | 分类号: | C09K8/80;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0437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尾矿 制备 密度 陶粒 支撑 | ||
1.一种利用铜尾矿制备的超低密度陶粒支撑剂,其特征在于所采用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
铝矾土35-40份、铜尾矿40-45份、石英石8-10份、白云石1-5份、粘土1-2份;
其中铜尾矿的指标为铁氧化物含量27.4-32.5wt%,SiO2含量18.6-24.5wt%,Al2O31.73-1.92wt%;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将铝矾土、铜尾矿、石英石、白云石和粘土分别磨成大于325目的细粉,按照所述铝矾土、铜尾矿、石英石、白云石和粘土的重量份配比称取后混合均匀,进行加水制粒,制粒时间为60-90min,然后将制成的颗粒经筛选后,在烘干窑内进行烘干,使水分含量不大于5wt%,进入回转窑进行烧成;所述回转窑中均匀分布有四组电磁铁,并且第一组电磁铁和第三组电磁铁相对设置,第二组电磁铁和第四组电磁铁相对设置;每组电磁铁由多个沿回转窑母线方向布置成一列的耐高温电磁铁组成,所述每组电磁铁中的多个耐高温电磁铁同时通断电设置;所述四组电磁铁设置成既可以同时通断电也可以单独通断电;单独一个耐高温电磁铁通电后维持的磁场强度为2-3万高斯;
烧成分别经过预热阶段、烧制阶段、第一冷却阶段和第二冷却阶段,其中预热阶段温度为500-600℃,时间1-1.5h;烧制阶段温度为1250-1300℃,时间1-1.5h;第一冷却阶段温度为700-800℃;第二冷却阶段温度为200-400℃,时间1-1.5h,最后在100℃-200℃冷却30-50min制得成品陶粒支撑剂;所述陶粒支撑剂的体积密度<1.5g/cm3,视密度<2.7g/cm3,在52MPa闭合压力下破碎率小于5%;
其中第一冷却阶段过程中,将控制温度调成700-800℃,回转窑内的温度逐渐下降,当检测温度降至700-800℃时,开始对四组电磁铁依次执行以下操作:
操作一,依次对第一组电磁铁、第三组电磁铁、第二组电磁铁和第四组电磁铁通电8-10s,前一组断电后,后一组立即通电;
操作二,操作一完成后10s内,依次对对第一组电磁铁、第三组电磁铁、第二组电磁铁和第四组电磁铁通电5-6s,前一组断电后,后一组立即通电;
操作三,操作二完成后10s内,对四组电磁铁同时通电3-5s;
操作三完成后迅速进入第二冷却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密度陶粒支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矾土Al2O3含量为65-70wt%,SiO2含量<1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密度陶粒支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石SiO2含量>9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密度陶粒支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云石CaO含量>25wt%,MgO含量>2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密度陶粒支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Al2O3含量>33wt%,SiO2含量>4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垣曲县刚玉陶粒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垣曲县刚玉陶粒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87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