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垢炭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7219.2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7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均;冯加劲;张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银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7/00;C02F1/28;C02F5/10;C02F5/14;C02F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垢炭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垢炭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炭膜滤除、吸附有机物、细菌、胶体待污染物,同时释放高效能的阻垢因子,高效抑制水垢生成。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水体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能否喝到安全的饮用水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净水行业迅速发展,除解决水中有机物、细菌、胶体等污染物外,水垢却是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水中含有钙、镁离子以及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等。当水达到一定温度,其中的钙、镁离子与酸根结合,生成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钙等析出沉淀,从而形成水垢。
一般水中含钙离子较多,故水垢的主要成分一般为钙盐。
成分:碳酸钙(镁)。水中含碳酸氢钙(镁),这些都是可溶的,水煮沸后,二者分解为碳酸盐沉淀。
Ca(HCO3)2=CaCO3↓+CO2↑+H2O
由于氢氧化镁比碳酸镁更难溶,因此生成的碳酸镁可转化为氢氧化镁。
MgCO3+H20=Mg(OH)2↓+CO2↑
水垢根据其形成原因和成形状态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硬垢和软垢两种。当水中含有碳酸盐胶体、细菌和有机物等杂质时,碳酸盐类似于水泥沙浆中的沙石,而胶体、细菌和有机物等则相当于水泥沙浆中的水泥,当水中胶体、 细菌和有机物等粘性物质和碳酸盐共同作用,在高温煮沸条件下则形成了和容器(或管道表面)粘附在一起的硬垢。而一旦胶体、细菌和有机物等粘性物质被去除后,即使水中钙、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很高,也只形成成洁白而松散的容易去除的碳酸盐软垢,而不会产生硬垢。
水垢通常胶结于容器或管道表面。在热水领域水垢的产生往往引起大量的问题,首先,硬垢导热性很差,会导致受热面传热情况恶化,从而浪费燃料或电力。其次,水垢如果胶结于热水器或锅炉内壁,还会由于热胀冷缩和受力不均,极大的增加了热水器和锅炉爆裂甚至爆炸的危险性。另外,水垢胶结时,也常常会附着大量重金属离子,如果该容器用于盛装饮用水,会有重金属离子过多溶于饮水的风险。水垢碎片进入胃中与盐酸反应会释放出钙镁离子和二氧化碳,前者是结石形成的必要物质,但水垢和结石没有直接关系,后者则会使人胀气、难受,胃溃疡病人还可能发生胃穿孔的危险。
另一方面,在净水行业,超滤净水技术发展多年,技术成熟,可有效过滤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胶体等杂质,然而超滤净水产品一直以来则保苦于无法去除水垢以至于无法大范围的推广普及,特别是在水质条件较差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得不到推广应用。与之对应的是,RO反渗透纯水技术在净水行业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得力于它的超高过滤精度(0.0001微米),过滤掉了所有的钙镁离子,出水不会产生水垢的问题,能适合全国范围内的各种水质条件,市场行销中检测演示具有多样性、可操作性,说服力较高所以商家也爱推广应用。然而纯水机也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高硬度水质地区容易发生反渗透膜堵膜,膜寿命降低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高硬度水质地区水垢晶体形成、生长于反渗透的膜孔上对膜孔进行堵塞造成反渗透膜寿命降低。
由此可见,在热水、净水等多个领域阻垢技术市场需求旺盛。然而当前没有合适的技术、产品满足这些领域的阻垢需求,工业上常用的硅磷晶等阻垢剂常因为释放过快、药剂量大从而存在使用时效短、价格昂贵、安全隐患大等诸多问题。
为此,本发明公开一种阻垢炭膜技术,以粉末活性炭为基材复合阻垢材料及其他添加剂,通过配方调配、成型工艺调节制备而成阻垢炭膜,其具有精密的过滤精度,可有效阻隔水体固体颗粒物、铁锈、泥沙、细菌、胶体等不溶物,还可吸附余氯、有机物等污染物,同时缓慢、长效释放出阻垢成分,有效解决热水、净水领域长期善待攻克的阻垢问题,在家用净水、中央净水、商用净水、热水器、暖通及太阳能热水等领域具有广泛、显著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阻止水垢生成和具有良好的余氯去除效能的阻垢炭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垢炭膜,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80~150目阻垢颗粒炭粉 15~35份;
150~250目阻垢颗粒炭粉 15~40份;
250~350目阻垢颗粒炭粉 5~15份;
粘结剂 10~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银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银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7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