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柞蚕精干茧蓬松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6585.6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龙;朱绪伟;包方;张耀亭;杨新峰;李元洪;王红;闫荣常;常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1B7/00 | 分类号: | D01B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柞蚕 精干 蓬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柞蚕精干茧蓬松机。
背景技术
柞蚕丝纤维粗不宜织绸,有近一半柞蚕茧用来拉棉得到可以直接套被子用的丝褥。目前,柞蚕蛾口茧或削口茧一般是先用碱水煮,溶化掉丝胶制成精干茧,再拉制成小棉、大棉,最后制成被套,工序复杂,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且人工拉出的丝棉丝结多蓬松度差易板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拉棉方法工序复杂,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且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柞蚕精干茧蓬松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柞蚕精干茧蓬松机,包括支架,支架的前端设置有进料装置,支架上设置有蓬松装置,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出料装置;蓬松装置由第一电机带动,蓬松装置通过皮带与变速器连接,变速器与进料装置连接,出料装置由第二电机带动;精干茧经进料装置进入蓬松装置进行蓬松,经过蓬松的丝棉再经出料装置离开生产设备。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台,进料台位于支架的前端,进料口处接近进料台侧设置有第一进料滚轴和第二进料滚轴,第一进料滚轴位于第二进料滚轴的正上方,第一进料滚轴和第二进料滚轴的远离进料台侧设置有第三进料滚轴和第四进料滚轴,第三进料滚轴位于第四进料滚轴的正上方,其中第一进料滚轴和第二进料滚轴的横截面为齿轮状,第三进料滚轴和第四进料滚轴的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小钉;变速器通过链条与第四进料滚轴的一端连接,第四进料滚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与第三进料滚轴啮合,第四进料滚轴的另一端还通过链条与第二进料滚轴连接,第二进料滚轴和第一进料滚轴齿轮啮合。
所述蓬松装置包括滚轮,滚轮上均匀分布有大钉,滚轮的滚轴的一侧与第一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滚轮的滚轴的另一侧通过皮带与变速器连接。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支架,出料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出料滚轴和第二出料滚轴,第一出料滚轴位于第二出料滚轴的正上方,第一出料滚轴和第二出料滚轴齿轮啮合,出料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偏心轮,第一偏心轮上连接有第二偏心轮,第二偏心轮上设置有压杆,支架上设置有出料装置带动轮,出料装置带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电机连接。
滚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压丝滚轮和第二压丝滚轮,第一压丝滚轮上均匀分布有小钉,第二压丝滚轮上密布有猪鬃毛;第一压丝滚轮通过皮带与第三进料滚轴连接。
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保护罩,支架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滚轮保护罩。
出料支架上设置有第二电机开关,第二电机开关位于第二偏心轮的下方,第二偏心轮上设置有锁紧螺丝,锁紧螺丝与第二电机开关相对应。
所述大钉为底部弯向同一方向的锥形尖刺。
所述小钉为锥形尖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柞蚕精干茧蓬松机,直接将精干茧进行拉棉,简化了生产工序,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设备负担小,生产效率高,生产的丝褥质量稳定,能够直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面局部示意图。
图4是第三进料滚轴、第四进料滚轴和第一压丝滚轮表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第一进料滚轴、第二进料滚轴、第一出料滚轴和第二出料滚轴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滚轮表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支架;2是进料台;3是第一进料滚轴;4是第二进料滚轴;5是第三进料滚轴;6是第四进料滚轴;7是小钉;8是滚轮;9是大钉;10是第一电机;11是变速器;12是第二电机;13是出料支架;14是第一出料滚轴;15是第二出料滚轴;16是第一偏心轮;17是第二偏心轮;18是压杆;19是出料装置带动轮;20是第一压丝滚轮;21是第二压丝滚轮;22是保护罩;23是滚轮保护罩;24是第二电机开关;25是锁紧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6所示,一种柞蚕精干茧蓬松机,包括支架1,支架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装置,支架1上设置有蓬松装置,支架1的后端设置有出料装置;蓬松装置由第一电机10带动,蓬松装置通过皮带与变速器11连接,变速器11与进料装置连接,出料装置由第二电机12带动;精干茧经进料装置进入蓬松装置进行蓬松,经过蓬松的丝棉再经出料装置离开生产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6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碱平衡检测卡
- 下一篇:近水平旋喷钻喷一体施工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