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孔断经指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5312.X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51/28 | 分类号: | D03D5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孔断经 指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地,是一种适用于织机的双孔断经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织机织造过程中,除开口投梭、打纬、卷取、送经五大基本运动外,其它的辅助机构也是非常重要的,断经自停就是其中之一。当织机在织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经纱断头,这时断经停车机构即作用,使织机停止运动,否则就会造成长断经、跳经、跳花疵点,甚至会飞梭、夹梭。因此,织机断经自停装置就显得很重要。织机断经自停装置的类型分为光电式、经停架式、分数旋转式,但不管使光电式还、经停架式还是分梳式的断经装置,都配备与经纱相对应的经停片,而数量众多的经停片增加了织机的复杂性、降低了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孔断经指示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同时还减少了一半的经停片、平板电容器、和指示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节省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双孔断经指示装置,包括经停片,所述经停片有两个通孔,所述经停片在所述通孔的连线的中线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构件,其内凹槽和所述凸起同样大小,所述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平板电容器,所述凹槽构件的上方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平板电容器和指示灯、织机电气连接。
作为优选,以所述通孔为圆心,以小于两通孔的距离并大于两通孔距离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条弧线的交点即为所述凸起的顶点,两条弧线与所述经停片围成的图形即为所述凸起的截面图。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绝缘塑料片。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厚度和所述经停片相同,所述凸起和所述经停片相切的长度不大于经停片长度的1/4。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穿过同一个经停片的两根经纱中的一根断裂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经停片会下绕另一根未断裂的经纱所穿过的通孔为圆心向下旋转,经停片上的凸起从凹槽内滑出,平板电容器的电容发生改变,指示灯亮起,织机停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双孔断经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双孔断经指示装置的凹槽构件示意图。
图3是本双孔断经指示装置在经纱发生断裂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图3,该双孔断经指示装置,包括经停片50,所述经停片50有两个通孔20,所述经停片50在所述通孔20的连线的中线上设置有凸起60,所述凸起60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构件100,其内凹槽120和所述凸起60同样大小,所述凹槽60的两侧设置有平板电容器110,所述凹槽构件100的上方设置有指示灯90,所述平板电容器110和指示灯90、织机电气连接。
上述的双孔断经指示装置,以所述通孔20为圆心,以小于两通孔20的距离并大于两通孔20距离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条弧线的交点即为所述凸起60的顶点,两条弧线与所述经停片50围成的图形即为所述凸起60的截面图,两条弧线的设置为了使经停片在绕通孔旋转时不与凹槽构件发生刮蹭。
上述的双孔断经指示装置,所述凸起60为绝缘塑料片。
上述的双孔断经指示装置,所述凸起60的厚度和所述经停片50相同,所述凸起60和所述经停片50相切的长度不大于经停片50长度的1/4。
上述的双孔断经指示装置的工作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穿过同一个经停片50的两根经纱10中的一根断裂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经停片50会下绕另一根未断裂的经纱10所穿过的通孔20为圆心向下旋转,经停片50上的凸起60从凹槽120内滑出,平板电容器110的电容发生改变,指示灯亮90起,织机停车,本发明让两根经纱10同时穿过一个经停片50,减少了一半的经停片和平板电容器、指示灯的使用量,节省成本,且结构简单、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5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