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式电子定压阀的气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4509.1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钊;白晓彬;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智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式 电子 定压阀 气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路板,尤其是一种铁路行车安全中空气制动机试验所使用的大气量数字式电子定压阀中的数字式电子定压阀的气路板。
背景技术
铁路是交通的大动脉,随着铁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行车安全是必须要保证的。为此,国家已对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作了明确规定。对列车自动控制设备必需按规定进行安全试验,所述的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就是由一种大气量阀门按照一定速度对列车充风、排风以及对列车保压,并观察列车中的每一辆车的制动剂是否正常,而其中大气量阀门中的气路分布和密封对充风、排风以及列车保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现有技术的铁路行车安全试验中大气量阀门的气路分布为分体式气路分布,并且也较为散乱的通过各个管路进行连接贯通,这样的气路布局使得在充风、排风以及列车的保压,由于是分体式管路结构连接导致气路经过时间较长,而传统的列车制动机试验制动机试验设备的充风过程是采用快速、慢速交替充风,越是接近定压时,充风速度越慢,这样结构的气路30分钟也不能充满万吨列车,根本无法满足万吨列车试验要求。而且,传统的列车制动机试验设备依靠机械减压阀实现定压,定压精度低,并且需要经常校对,既麻烦,又不准确;同时排风的效果也并不如人意,还有压力传感器安装后的密封性也相对较差,导致了对列车保压和压力监测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也根本无法满足试验的要求,降低了整体大气量阀门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充风和排风速度较快的数字式电子定压阀的气路板。
本发明所设计的数字式电子定压阀的气路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中均室、风源管孔、列车管孔、排气孔、中均管内孔、加热棒安装槽、制动管压力传感器安装孔、中均室压力传感器安装孔、风源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充风电磁阀进风孔、充风电磁阀出风孔、保压电磁阀第一连通孔、保压电磁阀第二连通孔、排风电磁阀进风孔和排风电磁阀出风孔,该加热棒安装槽、制动管压力传感器安装孔、中均室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和风源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均设于板体的顶部,该中均室设于板体的底部,该风源管孔和列车管孔的孔腔气路均呈L型状由板体侧部贯通至板体底部,该中均室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和第二保压电磁阀安装孔的孔腔气路同时与列车管孔的孔腔气路贯通,该风源管孔和风源压力传感器安装孔的孔腔气路同时贯通于充风电磁阀进风孔的孔腔气路,该充风电磁阀出风孔、保压电磁阀第一连通孔和排风电磁阀进风孔的孔腔气路贯通于中均室管内孔的孔腔气路,该中均室管内孔的孔腔气路贯通于中均室,该排风电磁阀出风孔的孔腔气路呈L型状由板体的一侧部贯通至板体的另一侧部形成有排气孔。
进一步,所述制动管压力传感器安装孔、中均室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和风源压力传感器安装孔的气路直径小于孔口直径。
进一步,所述板体的四周侧壁均设有固定孔。
本发明所设计的数字式电子定压阀的气路板,其在数字式电子定压阀中使用时为整体式结构,并且结构简单,安装只需对应孔进行安装,安装更为方便,体积也相对较小,提高了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中:制动管压力传感器安装孔1、中均室压力传感器安装孔2、风源压力传感器安装孔3、列车管孔4、风源管孔5、充风电磁阀进风孔6、充风电磁阀出风孔7、保压电磁阀第一连通孔8、排风电磁阀进风孔9、排气孔10、中均管内孔11、加热棒安装槽12、保压电磁阀第二连通孔13、中均室14、排风电磁阀出风孔15、固定孔16、板体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智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智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4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坡机调试工装
- 下一篇:一种汽车起重机组合吊臂检测台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