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3854.3 | 申请日: | 2016-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鸿盛石油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2;E21B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接箍 隔热 系统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热油管,具体涉及一种带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
背景技术
隔热油管是稠油热采的重要装备,稠油由于自身粘度非常大,必须使用350℃左右的蒸汽使稠油的粘度降低,才能将油采出。但是由于隔热油管的接箍散热非常严重,导致了隔热油管的整体使用性能大幅下降。目前,隔热油管的接箍隔热普遍采用的是加装隔热衬套,隔热衬套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其在350℃工况下非常不稳定,导致绝大多数的隔热衬套在长时间注气的情况下出现失效的问题,更有甚者卡在了接箍里取不出来,这也使得接箍隔热问题成为世界公认的难以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包括外管、内管和接箍,其中,外管和内管是同心设置的且外管略长于内管。内管两端敦粗并经车削加工。外管和内管两端采用焊接手段连接,两者之间形成空腔。在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的空腔中设置隔热材料。在内管设置密封圈,在密封圈上安装衬管,在衬管外部包裹隔热材料。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其中,外管和内管固定连接,两者之间形成空腔。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其中,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的空腔中设置隔热材料。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其中,在内管的两端进行机加工并设置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其中,在密封圈上安装衬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其中,在衬管的外面使用隔热材料进行包裹。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其中,在外管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在外螺纹外设置接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蒸汽从衬管经过,与接箍完全不接触,防止可能发生的螺纹穿刺。
2.衬管外层包裹隔热材料并且蒸汽不会直接传热给接箍,极大降低了接箍的热损失。
3.有效的放置了接箍腐蚀情况的发生。
4.蒸汽与焊缝不直接接触,杜绝了蒸汽对焊缝的直接冲击。
5.杜绝了蒸汽涡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隔热材料、4.密封圈、5.衬管、6.隔热材料、7.接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附图1所示,包括外管(1)、内管(2)和接箍(7)。其中,外管(1)和内管(2)是同心设置的且外管(1)略长于内管(2)。内管(2)两端敦粗并经车削加工。外管(1)和内管(2)两端采用焊接手段连接,两者之间形成空腔。在外管(1)和内管(2)之间形成的空腔中设置隔热材料(3)。在内管(2)设置密封圈(4),在密封圈(4)上安装衬管(5),在衬管(5)外部包裹隔热材料(6)。
由于在内管(2)上设置密封圈(4),可以有效的组织蒸汽进入到接箍(7)内,使得接箍出的热损失大幅降低,也避免由于蒸汽的冲击形成螺纹穿刺。密封圈(4)上安装衬管(5),可以使蒸汽完全通过衬管流向另一隔热油管,从而完全放置蒸汽进入接箍(7)内,也杜绝了给接箍带来的腐蚀。在衬管(5)周围包裹隔热材料(6),使衬管得到了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隔热油管连接部位的热损失。
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之间形成的空腔是高真空空腔。
在外管(1)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在外螺纹外可以设置接箍(7)。接箍(7)的作用在于,当单根带有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的长度不能满足工程应用时,将多根带有接箍隔热系统的隔热油管连接起来,以满足工程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鸿盛石油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鸿盛石油化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3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杆钻具
- 下一篇:表层套管固井居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