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复合式衬砌结构背后回填注浆的注浆系统及注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3639.3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何福军;赵萌;马晓晖;刘雅丹;朱义城;李全才;张立海;伍锦鹏;辛亮;白守兴;孔令强;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复合 衬砌 结构 背后 回填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式衬砌结构背后回填的注浆系统及注浆方法,注浆系统包括:单向止回吸盘,由注浆盘和止回孔构成;单向止回注浆管,其包括注浆管第一端头和注浆管第二端头;注浆管第一端头安装有单向阀;注浆管第一端头与注浆盘的入浆口通过丝扣连通;止水环,位于单向止回注浆管的中部外壁;密封堵头,与注浆管第二端头通过丝扣连接;连接管,连接管包括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连接管第一端头与注浆管第二端头通过丝扣连接,连接管第二端头用于连接注浆设备。注浆管中间增设止水环,可有效提高管外壁与二次衬砌结构之间接触面的止水效果。单向止回注浆管末端设置单向止回吸盘,可实现重复注浆,解决了传统注浆系统无法重复注浆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暗挖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复合式衬砌结构背后回填注浆的注浆系统,以及利用该系统实现的注浆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其运量大,速度快,干扰小,能耗低,被誉为现代城市的大动脉,是一座城市融入国际大城市现代化交通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展现,而且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的一种有效方式。浅埋暗挖法因施工灵活性高、适用性好、对场地要求低,在地下人防、地铁及地下大型构筑物等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在上述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衬砌结构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
二次衬砌是暗挖工程施工在初期支护内侧施作的模筑混凝土衬砌,与初期支护共同组成复合式衬砌。也就是说在暗挖工程已经进行初期支护的条件下,用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内层衬砌,以达到加固支护、增强防排水效果、美化外观、方便设置通讯、照明、监测等设施的作用。二次衬砌结构受混凝土及施工局限性的影响,容易出现二次衬砌结构与初期支护结构之间存在空隙和二次衬砌混凝土不密实等现象,需要采取二次衬砌结构背后回填注浆解决以上问题,并在一定程度对结构防渗效果起到增强的作用。
传统的二次衬砌结构背后回填注浆系统在现场施工中其保护及注浆存在以下问题:注浆导管材质较软,固定时容易变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浆导管受混凝土挤压,注浆通道容易变小或压瘪,无法实现注浆功能;注浆导管与注浆设备采用简易连接,且注浆加压时导管与注浆设备接口部位容易破损;传统注浆导管存在渗漏的风险;注浆导管外露于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表面感观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复合式衬砌结构背后回填注浆的注浆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衬砌结构背后回填注浆的注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复合式衬砌结构背后回填注浆的注浆系统,用于对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的空隙进行注浆,其包括:
单向止回吸盘,所述单向止回吸盘由注浆盘和止回孔构成;所述注浆盘的盘面设有放射状排布的溢浆槽,中部设有入浆口和出浆口;所述止回孔由带十字切口的塑料片构成;所述止回孔设置在注浆盘的出浆口;
单向止回注浆管,所述单向止回注浆管包括注浆管第一端头和注浆管第二端头;所述注浆管第一端头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由弹簧和单向塞构成,安装在注浆管内;所述注浆管第一端头与注浆盘的入浆口通过丝扣连通;
止水环,所述止水环位于单向止回注浆管的中部外壁;
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与注浆管第二端头通过丝扣连接;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管第一端头和连接管第二端头;连接管第一端头与注浆管第二端头通过丝扣连接,连接管第二端头用于连接注浆设备;
使用时,单向止回吸盘安装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的防水板上;单向止回注浆管及止水环浇筑在二次衬砌结构内。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用于复合式衬砌结构背后回填注浆的注浆系统,进一步,所述单向止回注浆管为钢管,所述止水环与所述单向止回注浆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3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