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码垛装置及使用该码垛装置的装车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3504.7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1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少军 |
主分类号: | B65G57/32 | 分类号: | B65G57/32;B65G6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码垛 装置 使用 装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车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码垛装置及使用该码垛装置的装车机。
背景技术
目前,粮食、化肥和水泥等料袋常采用编织袋包装。运输过程中,需要将这些编织袋包装的货物搬运到运输车上,目前常用的装车方法是通过输送带将编织袋输送到运输车上,然后再由人工把编织袋摆放整齐,这种装车方法虽然使用了输送带将编织袋输送到运输车上,但是在运输车上摆放编织袋时仍然需要人工参与,避免不了人工码垛,无法彻底实现自动化装车。针对上述情况,市场了也出现了一些可以自动装车的装车机,例如公告号CN203558571U,公告日2014.04.23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料袋自动码垛装车机,该装车机的码垛装置包括码垛装置架体和放包门,放包门即落袋机构,料袋输送至放包门后,放包门驱动机构驱动放包门打开,料袋下落至车厢上,然后放包门关闭,移动小车,开始下一袋码垛,一行码完后开始下一行,该装车机装车过程中每次码袋后都需要小车带着码垛装置整体移动一次,这样就造成该装车机效率低和能耗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升装车机效率、降低装车机能耗的码垛装置;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码垛装置的装车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码垛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码垛装置,包括码垛装置架体,码垛装置架体底部设有落袋机构,所述的落袋机构上设有至少两个呈“一”字形排布的落袋位,其中一个落袋位同时构成用于接收料袋的接袋位,所述的码垛装置架体上设有用于把料袋从所述的接袋位移动到其他落袋位上的移袋机构。
所述移袋机构包括直线往复运动式移袋件及移袋件的驱动装置,所述移袋件为刮式移袋件。
所述的接袋位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的落袋位,移袋件通过往复运动可将接袋位上的料袋刮至接袋位两侧的落袋位上。
所述的接袋位左右两侧的落袋位数量相等。
所述的落袋位在所述的接袋位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装车机的技术方案是:装车机,包括码垛装置,所述的码垛装置包括码垛装置架体,码垛装置架体底部设有落袋机构,所述的落袋机构上设有至少两个呈“一”字形排布的落袋位,其中一个落袋位同时构成用于接收料袋的接袋位,所述的码垛装置架体上设有用于把料袋从所述的接袋位移动到其他落袋位上的移袋机构。
所述移袋机构包括直线往复运动式移袋件及移袋件的驱动装置,所述移袋件为刮式移袋件。
还包括行走部分,所述的码垛装置可升降地设在所述的行走部分上。
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由前向后输送料袋的输送带,输送带上方设有转料机构,所述的转料机构包括动作部件及用于驱动动作部件往复转动的动作部件驱动件,所述的动作部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侧面挡止件,侧面挡止件之间形成用于供料袋进入的容纳空间,所述的容纳空间后侧设有用于挡止料袋从所述的容纳空间流出的后挡止件,所述的侧面挡止件至少有一侧设有放料门,所述的放料门上设有用于驱动其开合的放料驱动装置。
还包括扫袋式移袋机构,所述的扫袋式移袋机构包括扫袋件和扫袋件驱动装置,所述的扫袋件设有铰接端和扫袋端,所述的扫袋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扫袋件绕所述的铰接端摆动时,所述的扫袋端可以将料袋扫至扫袋件内侧设定位置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装车机包括码垛装置,码垛装置架体的底部设有落袋机构,落袋机构上设有至少两个落袋位,其中一个落袋位同时构成用于接收料袋的接袋位,落袋位的数量根据车厢及料袋的尺寸设置,这样,料袋先到接袋位上,然后移袋机构将料袋从接袋位移动到落袋位上直至所有落袋位上铺满料袋,然后落袋机构打开,料袋下落到车厢上,铺满一排,该装车机避免码垛装置频繁移动,解决了装车机效率低、能耗大和装车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车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码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转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图6为图2中转料机构放料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装车机的实施例二中的转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装车机的实施例三中的转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装车机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少军,未经吴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3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