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的绳子减速及回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2123.7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松;姚立国;张喜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14 | 分类号: | A62B1/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循环 逃生 绳子 减速 回收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的绳子减速及回收结构,包括循环逃生器,绳子转动轴固定在循环逃生器内,在绳子转动轴上固定平面涡卷弹簧,该平面涡卷弹簧的工作端固定用于逃生的绳子,在循环逃生器底部设置绳子导向口且该绳子从绳子导向口导出,在导向口两侧对称设置弹簧式或液压式支撑杆,该弹簧式支撑杆的尾部分别铰接在导向口两侧,在弹簧式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橡胶垫且该弹簧式支撑杆的端部紧贴在橡胶垫的侧壁,该橡胶垫套在绳子上,且在绳子尾部间隔设置圆形结,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楼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的绳子减速及回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烈,楼层越盖越高的今天,高楼逃生问题成了一个不容易解决却又不可忽视的问题,2010年11月5日9时17分许,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商业大厦发生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伤住院治疗,据了解,该商场共五层,建筑面积约42000平方米,其中一层经营家电、化妆品,二、三层经营服装,四层经营床上用品,五层经营箱包,局部为儿童乐园,起火部位于一层,一至四层全部过火,五层局部过火,高层建筑层数多,人员疏散距离长,导致所耗费的时间也相应变长,且人员集中、疏散难度大,也易造成重特大人员伤亡;此外,大部分有高层建筑的城市没有登高消防车,即使有,高度也不够,不能满足安全疏散的需求,攀登难度大,如果没有专用消防电梯或消防电梯失灵,消防队员只能从楼梯徒步上楼救援,不仅会和向下疏散的人群“对撞”,影响救援效率,而且受体力因素限制,徒步攀登一定高度后,心率和呼吸加快,体力下降,不利于开展灭火救援活动,现有的高楼逃生装置,大都只能一次使用,救援间隔时间较长,救援效率过低,对于火势迅速蔓延的高层来说,人员生命安全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答,实用性强的高楼循环逃生器的绳子减速及回收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的绳子减速及回收结构,包括循环逃生器,绳子转动轴固定在循环逃生器内,在绳子转动轴上固定平面涡卷弹簧,该平面涡卷弹簧的工作端固定用于逃生的绳子,在循环逃生器底部设置绳子导向口且该绳子从绳子导向口导出,在导向口两侧对称设置弹簧式支撑杆,该弹簧式支撑杆的尾部分别铰接在导向口两侧,在弹簧式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橡胶垫且该弹簧式支撑杆的端部紧贴在橡胶垫的侧壁,该橡胶垫套在绳子上,且在绳子尾部间隔设置圆形结,在逃生人员通过绳子下降快到地面时候,圆形结与橡胶垫接触发生摩擦且该圆形结在橡胶垫内依次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摩擦方式减少逃生人员动能(及逃生人员的下落速度),且该弹簧式支撑杆还会发生收缩并将人员动能部分转换弹簧式支撑杆的势能,在弹簧式支撑杆发生转动同时,由于该弹簧式支撑杆为铰接方式使得弹簧式支撑杆能发生转动,设计时,该弹簧式支撑杆的最大转动角度大小不能使得弹簧式支撑杆与绳子垂直,当弹簧式支撑杆发生转动时,该弹簧式支撑杆的端部会压缩橡胶垫,使得橡胶垫净空尺寸变小,从而在与下一个圆形结接触过程中,更加增大彼此摩擦力,从而完成对循环逃生器绳子的减速,而涡卷弹簧不像普通弹簧只可在横向压缩和伸长,其具有在径向可拉伸的特性,涡卷弹簧的一端与线轴相连,并紧固,另外一端与线绳相连。当有逃生者实用时,由于其重力大于涡卷弹簧的弹力,故可顺利下降和逃生;当逃生者安全到达地面,松开安全绳时,由于受力消失,涡卷弹簧恢复作用,可使安全绳迅速弹回,为下一位逃生者的安全逃生做好准备。
前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的绳子减速及回收结构中,在绳子导向口下方设置粗压缩弹簧,在粗压缩弹簧两侧通过连接杆与循环逃生器连接实现粗压缩弹簧的固定,绳子穿入粗压缩弹簧内且在粗压缩弹簧底部设置卡板,通过设置粗压缩弹簧,在绳子回位时候发生缓冲,有效避免绳子在回位过程中因速度过大而直接卡入循环逃生器中。
前述的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的绳子减速及回收结构中,在绳子的尾端设置把手柄,通过设置手柄,不但方便逃生人员拿住绳子,且该手柄与粗压缩弹簧上的卡板配合,使得回位后绳子能回位到最初设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21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净化口罩
- 下一篇:一种楼房意外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