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烟气脱硫脱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1334.9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史荐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荐瑜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6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烟气 脱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各种来源的气体中除去含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各种来源涉及燃煤烟气。
背景技术
目前从烟道气中滤除SO2和NOx的方法为基于干式过程或湿式过程的化学方法。过滤的产物或副产物为石膏,而石膏的工业价值非常有限。实际上这意味着一种污染物被转化成另一种污染物,只是后一种不那么有害而已。这样,由于过滤产品的贮存导致土壤酸化,而且大多数地下水被污染。
此类技术对SO2的有效率为约50%,由于饱和设备必须不断地进行再生处理。特殊的技术用于除去NOx。
第二种处理方法是在铵存在下(以化学计量量)对烟道气进行电子束照射。这种方法的有效率很高,对SO2几乎为100%,NOx为约80—90%,同时还不存在饱和问题。
该过程还可得到作为重要副产物(硫酸铵和硝酸铵)的合成肥料,显然其具有商业价值。由于以这种方式生产的合成肥料被用于农业生产,也不存在贮藏问题。
但是,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加速器费用高昂,该加速器须在高功率即100KW或更高的功率下运行。
在美国、日本、德国及1991年后在波兰均基于这种方法以真实条件进行了测试。
还有一种烟道气的处理方法是基于脉冲电晕放电。虽然过滤室比较简单,但高能脉冲的花费却非常昂贵,这种高能脉冲的上升时间在ns范围,重复频率为300HZ。这种方法的有效率为约50—60%,同时该方法CB仍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以电子与烟道气在铵存在下进行作用为基础而从道气中除去SO2和NOx的方法与化学方法不同,为电子方法或所谓的电子过滤方法。基于这些方法的过滤装置为非常有前景的用于从烟道气中除去SO2和NOx的装置。
上述电子过滤方法处理成本昂贵,并且都需在铵存在的前提下进行反应,反应成本较高,并且现有市面上利用该种电子过滤方法并不能有效的去除SO2和NOx,该种理念还处在理论阶段无法进入到工厂进行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作成本较低,能耗较小可在小功率高压和高频发生器的基础上进行大流量烟气的脱硫脱硝,脱硫脱硝效率高达98%的含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烟气脱硫脱硝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烟气脱硫脱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烟气通入过滤室内,通过具有连续或脉冲操作范围的高压和高频发生器连接设置于过滤室内的电极对烟气高频放电,其特征在于在电极周围通入催化混合气体,所述催化混合气体包括空气、臭氧以及负氧离子,在过滤室内反应后的烟气进入后续的过滤装置过滤后排放。
作为优选,具有连续或脉冲操作范围的高压和高频发生器为泰斯拉线圈。
作为优选,空气:臭氧:负氧离子的质量百分比为1:0.1~1:0.5~1。
作为优选,催化混合气体通入质量百分比与通过烟气的质量百分比的比例为:1:10000~15000。
作为优选,电极为耐高温绝缘材料。
作为优选,耐高温绝缘材料为绝缘玻璃灯管。
作为优选,过滤装置为喷淋塔,对烟气进行雾化喷淋。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高压高频发生器对烟气进行高能电子激发、离子化并解离烟道气分子,在此基础上通入催化混合气体,对激发电离后的烟道分子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反应,有效去除SO2和NOx,SO2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NOx去除率最高可达98%,并且无需通入含铵类气体和液体,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2的原理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含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烟气脱硫脱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烟气通入过滤室内,通过泰斯拉线圈1连接设置于过滤室2内的电极3对烟气高频放电,在电极3周围通入催化混合气体,所述催化混合气体包括空气、臭氧以及负氧离子,在过滤室2内反应后的烟气进入后续的过滤装置过滤后排放。空气:臭氧:负氧离子的质量百分比为1:0.1:0.5。催化混合气体通入质量百分比与通过烟气的质量百分比的比例为:1:10000。电极为耐400度高温的绝缘玻璃灯管。过滤装置为喷淋塔,对烟气进行雾化喷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荐瑜,未经史荐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1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箱式脱硫塔高效除尘均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车尾气洗涤回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