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复合材料支架系统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0982.2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5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庆;戚友俊;王璐;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2/02 | 分类号: | E04H12/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复合材料 支架 系统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设备支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太阳能支架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支架系统通常采用镀锌碳钢支架,但是镀锌碳钢支架在沙漠、海滩、河塘、盐碱地的地质环境中耐酸碱性差,易腐蚀和成本过高。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替代产品来解决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镀锌碳钢支架不耐腐、寿命短的缺点和它的重量大、常维护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太阳能复合材料支架系统及其制作方法,该支架便于施工,使用寿命长,易维护,可满足日益发展的建设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复合材料支架系统,包括复合材料横梁、复合材料纵梁、复合材料短柱和多根钢筋混凝土立柱;
所述多根钢筋混凝土立柱排列成支架阵列,每根钢筋混凝土立柱的顶端通过膨胀螺栓安装有复合材料短柱,复合材料短柱的上端通过螺栓与复合材料横梁连接,复合材料横梁沿阵列纵向与复合材料纵梁连接;
所述的复合材料横梁、复合材料纵梁、复合材料短柱通过纤维和树脂固化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系统还包括复合材料支撑和抱箍,所述抱箍套设在钢筋混凝土立柱上,所述复合材料支撑的下端与抱箍连接,复合材料支撑的上端与复合材料横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抱箍为钢抱箍或复合材料抱箍。
作为优选,所述纤维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或者杂交纤维,所述树脂采用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
上述一种太阳能复合材料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工厂中先制作复合材料芯材,采用制作相应大小的模具,再将纤维和树脂通过拉挤机和模具制作形成复合材料横梁、复合材料纵梁、复合材料短柱、复合材料支撑;
b、先对钢筋混凝土立柱的上表面进行清理,再均匀涂一层结构胶,将复合材料短柱底板与钢筋混凝土立柱连接再用膨胀螺栓固定;
c、在复合材料短柱顶采用普通螺栓与复合材料横梁连接,复合材料横梁通过复合材料支撑与下端钢筋混凝土立柱上的抱箍连接、复合材料纵梁放置在复合材料横梁上,将每榀与每榀稳固连接。
本发明复合材料太阳能支架系统,是通过纤维和树脂固化成型,重量比镀锌钢轻,抗拉强度比镀锌钢高,抗屈服强度与镀锌钢相等,即使在海水浸泡的环境下,使用寿命也是一种优势,是一种能够完全替代镀锌钢支架的产品。新型复合材料支架能很好的应用于沙漠、海滩、盐碱地的一种支架系统。复合材料支架以它强度高、抗疲劳、重量轻、成本低、省运费、耐腐蚀、安装方便、无需镀锌、产能大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未来支架的主流产品。彻底解决了镀锌碳钢支架在沙漠、海滩、河塘、盐碱地的地质环境中耐酸碱性差易腐蚀和成本过高的缺陷,此产品即使在海水浸泡环境下也能确保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用复合材料太阳能支架取代镀锌钢支架系统,可以提高使用寿命能力,还可以减轻重量,耐腐蚀,适用于未来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每榀复合材料太阳能支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每榀与每榀支架系统连接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复合材料短柱与钢筋混凝土立柱连接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每榀复合材料太阳能支架系统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复合材料短柱与钢筋混凝土立柱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抱箍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复合材料横梁;2—复合材料纵梁;3—复合材料短柱;4—钢筋混凝土立柱;5—复合材料支撑;6—钢抱箍;7—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6所示:
一种太阳能复合材料支架系统,包括复合材料横梁1、复合材料纵梁2、复合材料短柱3、多根钢筋混凝土立柱4、复合材料支撑5及钢抱箍6;
所述多根钢筋混凝土4立柱排列成支架阵列,每根钢筋混凝土立柱4的顶端通过膨胀螺栓7安装有复合材料短柱3,复合材料短柱3的上端通过螺栓与复合材料横梁1连接,为提高每榀的稳定性,复合材料横梁1沿阵列纵向与复合材料纵梁2连接,每根钢筋混凝土立柱4上均套设有钢抱箍6,所述复合材料支撑5的下端与钢抱箍6连接,复合材料支撑5的上端与复合材料横梁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0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