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阶式注塑机的熔射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8347.0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9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炽辉;施海明;张洪;刘玉鹏;吕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双马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8 | 分类号: | B29C45/18;B29C45/54;B29C45/5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8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阶式 注塑 转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阶式注塑机的熔射转换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有与挤出装置相连通的熔体流道和与注射装置相连通的注射通道,特点是熔体流道与注射通道之间设置有计量通道,计量通道与注射通道相连通,计量通道与熔体流道之间通过截止阀相连通,主体中设置有与储料装置相连通的储料通道,储料通道与熔体流道相连通;优点是在塑料熔体从挤出装置中进入注射装置,再从注射装置注射到模具中的过程中,塑料熔体经过计量通道和注射通道,形成先进先出的单向循环,避免了塑料熔体在主体中形成料梗,也避免了流道堵塞和旧料积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尤其涉及一种双阶式注塑机的熔射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双阶式注塑机把塑料预塑和注射分开,通过熔射转换装置或熔射转换装置结合储料装置把预塑和注射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其利用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装置实现塑料的预塑融化,再利用柱塞式的注射机构把塑料熔体注射到模具里。由于双阶式注塑机具有可加工材料的范围宽、注射容积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双阶式注塑机中的熔射转换机构在工作时,有一小部分塑料熔体一直在熔射转换机构的阀芯和注射柱塞前端之间的区域内以及在熔射转换机构的阀芯和储料柱塞的前端之间的区域内来回窜动,永远进不到模具里,形成料梗,时间久了,料梗老化变色,容易堵塞流道,且在换色或更换材质时,由于料梗的存在,导致旧料无法彻底清理干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消除料梗,避免流道堵塞和旧料积存的双阶式注塑机的熔射转换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阶式注塑机的熔射转换装置,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内设置有与挤出装置相连通的熔体流道和与注射装置相连通的注射通道,所述的熔体流道与所述的注射通道之间设置有计量通道,所述的计量通道与所述的注射通道相连通,所述的计量通道与所述的熔体流道之间通过截止阀相连通,所述的主体中设置有与储料装置相连通的储料通道,所述的储料通道与所述的熔体流道相连通。
所述的截止阀包括第一阀芯,所述的主体内设置有第一阀芯安装腔,所述的第一阀芯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阀芯安装腔中且与所述的主体滑动配合,所述的熔体流道与所述的第一阀芯安装腔相连通,所述的计量通道与所述的第一阀芯安装腔相连通,所述的第一阀芯中设置有在注塑机处于计量状态时用于连通所述的熔体流道与所述的计量通道的第一通道。
所述的储料通道包括分别与所述的储料装置相连通的第一储料通道和第二储料通道,所述的第一储料通道和所述的第二储料通道通过转换阀与所述的熔体流道相连通。
所述的转换阀包括第二阀芯,所述的主体中设置有第二阀芯安装腔,所述的熔体流道与所述的第二阀芯安装腔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储料通道和所述的第二储料通道分别与所述的第二阀芯安装腔相连通,所述的第二阀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阀芯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的主体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二阀芯上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的第二通道在双阶式注塑机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时用于连通所述的熔体流道与所述的第一储料通道或用于连通所述的熔体流道与所述的第二储料通道。
所述的计量通道呈倾斜状,且所述的计量通道与所述的注射通道靠近所述的注射装置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的注射装置中的注射柱塞前端的形状与所述的注射通道的形状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熔体流道与注射通道之间设置有计量通道,计量通道与注射通道相互独立,在塑料熔体从挤出装置中进入注射装置,再从注射装置注射到模具中的过程中,塑料熔体经过计量通道和注射通道,形成先进先出的单向循环,避免了塑料熔体在主体中形成料梗,也避免了流道堵塞和旧料积存;且对于具有储料装置的双阶式注塑机,由于主体中设置有第一储料通道和第二储料通道,塑料熔体从挤出装置进入到储料装置时,通过控制第二阀芯,使塑料熔体从第一储料通道进入储料装置,而塑料熔体需要从储料装置挤出进入到注射装置时,通过控制第二阀芯,使塑料熔体从第二储料通道挤出,也形成先进先出的单向循环,避免了塑料熔体在主体中形成料梗,也避免了流道堵塞和旧料积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双马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双马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8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管包覆的挤塑工艺
- 下一篇:液态硅胶射出模封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