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提花灯芯绒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7535.1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庄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花园绒布厂 |
主分类号: | D04B21/04 | 分类号: | D04B21/04;D02G3/02;D06M15/11;D06C1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芯绒 纬纱 字形花纹 直条 经纱交织 两根纬纱 毛绒层 凹陷 里层 面料技术领域 双层结构 压力条件 色光 保暖性 涤纶纱 透气性 原有的 纵横交错 倒绒 高导 割绒 经纱 毛绒 棉纱 吸湿 花纹 针织 横跨 | ||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提花灯芯绒,所述灯芯绒由一根经纱和两根纬纱交织而成,两根纬纱分别为纬纱一和纬纱二,纬纱一和经纱交织形成表层,纬纱二和经纱交织形成里层,表层上具有经割绒处理形成耸立的多条直条毛绒层,直条毛绒层上具有多个凹陷的“一”字形花纹,多个凹陷的“一”字形花纹纵横交错有序设置,每个“一”字形花纹横跨两条直条毛绒。本发明的双层提花灯芯绒,通过针织方法形成双层结构,既增加了原有的灯芯绒的厚度、保暖性,同时提花的花纹在压力条件下不会倒绒,色光不易发生明显变化。里层采用高导湿涤纶纱,表层采用的高吸湿的棉纱,在提高了灯芯绒厚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透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提花灯芯绒。
背景技术
灯芯绒是割纬起绒、表面形成纵向绒条的棉织物。因绒条像一条条灯草芯,所以称为灯芯绒。灯芯绒质地厚实,保暖性好,适宜制作秋、冬季外衣、鞋帽面料和幕布、窗帘、沙发面料等装饰用品。采用纬二重组织织制、再经割绒整理,布面呈灯芯状绒条的织物,又称条绒布。
灯芯绒织物手感弹滑柔软、绒条清晰圆润、光泽柔和均匀、厚实且耐磨,但面料手感较单薄,大多以直条绒为主,绒毛易倒,影响美观,耐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灯芯绒加厚后透气性差和柔软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提花灯芯绒。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提花灯芯绒,所述灯芯绒由一根经纱和两根纬纱交织而成,两根纬纱分别为纬纱一和纬纱二,纬纱一和经纱交织形成表层,纬纱二和经纱交织形成里层,所述表层上具有经割绒处理形成耸立的多条直条毛绒层,直条毛绒层上具有多个凹陷的“一”字形花纹,多个凹陷的“一”字形花纹纵横交错有序设置,每个“一”字形花纹横跨两条直条毛绒。由于“一”字形花纹纵横交错有序设置,能够使得织物表面的毛绒层整体上有闪光的效果。
所述表层的“一”字形花纹,是通过以下编织结构的表面,利用割绒机将绒坯上的浮长线割断,未割断的部分形成凹陷的“一”字形花纹,所述表层的组织的最小花型循环具有4个线圈纵列和5个线圈横列;
第1线圈纵行的5路结构单元为:第2、3、4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1、5路为集圈结构单元;
第2线圈纵行的5路结构单元为:第1、2、4、5路为不编织结构单元,第3路为成圈结构单元;
第3线圈纵行的5路结构单元为:第1、5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2、3、4路为不编织结构单元;
第4线圈纵行的5路结构单元为:第1、2、4、5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3路为集圈编织结构单元。
为了增加灯芯绒的厚实感,所述里层为平纹组织,均为成圈结构。
由于纬密度大,织物纬密度是经密度的1-2倍,经纱与纬纱有较大的摩擦,因此,所述经纱外包覆有以玉米淀粉为主浆料的耐磨层。耐磨层加入有少量的PVA以形成牢固的浆膜,即耐磨层。不仅提高了耐磨性,而且也能保证经纱的柔软性。
所述纬纱一采用棉纱,纬纱二采用高导湿涤纶纱。
所述高导湿涤纶纱为四管道异型聚酯纤维Coolmax,中空结构,截面呈十字形,四管道能够迅速将汗水和湿气导离皮肤。
所述里层的里面经磨毛处理形成磨毛层,磨毛层薄于毛绒层。采用双面带绒不仅提高保暖性,而且提高了手感舒适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双层提花灯芯绒,通过针织方法形成双层结构,既增加了原有的灯芯绒的厚度、保暖性,同时提花的花纹在压力条件下不会倒绒,色光不易发生明显变化。里层采用高导湿涤纶纱,表层采用的高吸湿的棉纱,在提高了灯芯绒厚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透气性,还具有良好的保暖性、抗皱性以及柔软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花园绒布厂,未经常州市武进花园绒布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75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多速电子送经系统
- 下一篇:单线橡筋纱送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