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计时式投掷弹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7074.8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胜;林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明 |
主分类号: | F42C9/06 | 分类号: | F42C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时式 投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计时式投掷弹。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安全稳定问题和情况不断出现,然而我国的警用防爆非制命性武器装备远远不能满足实战需要,在维护社会稳定,应对突发事件时不能够实施足够的防御性行为,尤其是在面对聚众暴乱等非常时刻时,没有恰当的防范性武器,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公安干警的战斗力。最常用的催泪弹包括有瓦斯催泪弹、粉剂催泪弹和液体催泪弹,属于非致命性弹药,引爆后会释放出催泪气体、催泪粉剂和催泪液体,可用来驱散人群和阻止不法分子进一步做出破坏行为,但是目前的催泪弹大多采用底火燃烧激发,这种结构一方面不能精准计时,难以准确打击不法分子,另一方面运输、保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计时式投掷弹,可精确控制引爆时间而且便于运输、保存,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械计时式投掷弹,包括有内置粉末的罐体以及连接于罐体上端的击发装置,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连接于击发装置下端并储存压缩气体的储气罐,所述击发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击穿储气罐的撞针以及用于击发所述撞针的旋转撞锤,所述旋转撞锤连接有预紧扭簧;所述旋转撞锤连接有锁紧机构,所述击发装置内设置有计时机构,所述计时机构包括连接有扭簧的大齿轮以及开启齿轮,所述大齿轮设置有同轴的小齿轮并通过小齿轮驱动开启齿轮转动,所述计时机构计时结束后打开所述锁紧机构;所述击发装置内设置有用于锁紧大齿轮的卡杆,所述击发装置外连接有用于压紧卡杆的手柄,所述手柄与击发装置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手柄通过插销锁定在击发装置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计时机构的最大延时设置为三秒以上,所述击发装置表面设置有相对应的多个秒档标志,所述大齿轮部分伸出击发装置外以供调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旋转拨杆以及锁板,所述锁板位于旋转撞锤的上方并设置有用于锁住旋转撞锤的凹槽,所述旋转拨杆一侧与锁板相抵接,另一侧可被开启齿轮拨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击发装置还设置有用于锁定锁板的保险机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保险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压板,所述压板设置有伸出击发装置外部的支臂,所述手柄经由支臂推动压板锁定锁板。
进一步改进,所述计时机构还设置有缓冲机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十字错位飞轮,所述十字错位飞轮通过二级放大齿轮连接于大齿轮。
进一步改进,所述击发装置还设置有插锁,所述锁定锁板上端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锁插装在该插槽中并阻止锁定锁板移动,所述插锁设置有伸出击发装置外的带孔支耳。
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与击发装置采用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罐体上端外边缘与击发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撞针与击发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外表面设置有沿罐体轴向布置的纹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计时机构设定延时时间,拆下插销,手柄松开从而松开卡杆,计时机构的大齿轮在扭簧作用下转动通过小齿轮驱动开启齿轮转动同时减速,延时时间耗尽则开启齿轮开启锁紧机构,撞锤在扭簧作用下击发撞针,撞针击穿储气罐释放压缩气体,通过压缩气体涨破罐体并带动粉末(如催泪粉)喷射出去。本发明的投掷弹采用机械式计时装置,可精确设定弹体的爆破时间,准确打击不法分子,而且运输、储存简易,使用更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击发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撞针201击发结构示意图;
图6、7是本发明中计时机构204的结构示意图;
图8、9是本发明中计时机构204与锁紧机构20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撞针201击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明,未经林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7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