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氨酯鞋垫降解产物的聚氨酯硬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6643.7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飞;何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聚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2;C08G18/48;C08G18/28;C08J9/14;C08J11/24;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31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聚氨酯 鞋垫 降解 产物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氨酯鞋垫降解产物的聚氨酯硬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氨酯硬泡材料由聚氨酯鞋垫醇解直接获得的降解产物代替15~25%的聚醚多元醇配置聚氨酯白料,再与异氰酸酯黑料混合制备得到。本发明所使用的聚氨酯鞋垫废料原料易得,利于解决工业聚氨酯鞋垫废料的环保问题,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经济效益高,且利用所述聚氨酯鞋垫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导热系数低,适用于制备保温材料,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回收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氨酯鞋垫降解产物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树脂制品形态有软质、半硬质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油漆涂料、胶黏剂、密封胶、合成革涂层树脂、弹性纤维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许多领域,为保护资源和环境,现如今大力倡导各种橡胶、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实现聚氨酯制品的循环利用将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出巨大贡献。
聚氨酯泡沫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催化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用设备混合,经高压喷涂现场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氨酯泡有软泡和硬泡两种,硬泡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外墙保温、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冷库保温隔热、管道保温材料、建筑板材、冷藏车及冷库隔热材等。现有的聚氨酯硬泡材料采用的是纯净的聚醚多元醇,主要为市售的纯净原料,少量为经聚氨酯废料降解后经提纯得到的纯净聚醚多元醇。然而,不管是市售的聚醚多元醇还是经提纯后得到的聚醚多元醇,其成本均较高。
因此,既能实现聚氨酯树脂的回收利用和降低回收成本,又能制备满足泡沫材料综合性能要求的聚氨酯硬泡材料是非常具有环保和经济价值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基于聚氨酯鞋垫的降解产物在制备聚氨酯硬泡材料中的应用,所述应用解决了聚氨酯废料的回收利用问题,且回收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聚氨酯鞋垫降解产物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聚氨酯鞋垫降解产物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聚氨酯鞋垫的降解产物在制备聚氨酯硬泡材料中的应用,所述聚氨酯硬泡材料由聚氨酯鞋垫醇解直接获得的降解产物代替15~25%的聚醚多元醇作为聚氨酯硬泡材料的白料成分,再与异氰酸酯黑料混合制备成聚氨酯硬泡材料。
发明人意外地发现,本发明利用聚氨酯鞋垫醇解直接获得的降解产物代替聚醚多元醇作为聚氨酯白料,并进一步制备聚氨酯硬泡材料,其制得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导热系数低,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不仅仅解决了聚氨酯鞋垫废料的回收利用问题,并且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同时,无需对降解产物分离提纯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经济效益高,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降解产物的羟值为200~300。
所述聚氨酯降解产物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聚氨酯弹性体制品边角料或废料、小分子二元醇、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
S2. 加热,控制反应温度为180~230℃,反应时间1~3小时,出料,得到所述聚氨酯降解产物。
优选地,所述小分子二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丁二醇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钾、醋酸锌、异辛酸钾、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丁二胺或丙二胺。
一种聚氨酯硬泡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聚氨酯白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聚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聚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6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