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胎萎不长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25746.1 | 申请日: | 2016-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荣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5/00;A61K35/32;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7364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胎萎不长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胎萎不长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胎萎不长为中医病名,亦称妊娠胎萎燥、妊娠胎不长等,西医上称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生长受限等,是妊娠四五个月后,其腹形与宫体增大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一般经过精心调治,可继续顺利正常发育、生长,足月分娩。若未及时诊治或调治不当,则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可导致过期不产,甚则胎死腹中。本病直接影响新生儿质量,故及早诊断和治疗,否则先天不足,影响后天的体能与智力。
目前,对该病西医上认为以孕妇的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与孕妇孕前体重、妊娠时年龄以及胎产次相关。如孕前体重低于54kg,妊娠时体重过小或过大,发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机会均增高。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和能量供应不足,长期低氧血症或氧转运能力低下,妊娠合并肾脏疾病,严重贫血、严重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等各种慢性血管疾病,影响子宫及胎盘血流及功能,导致胎儿营养不良,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时均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一般建议采取左侧卧位休息,以促进宫内血液循环。食用高蛋白饮食,加强营养,间断吸氧。此外,如停止一些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等。以上方法均为日常调理方法,效果难以预料。西医上对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的药物治疗一般采用肝素25mg溶于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500ml中,每日一次静点,7d为一疗程。以疏通微循环,改善胎盘功能。或者复方氨基酸溶液100ml,静脉注射,1/d,7d为一疗程。但是,这些药物治疗也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且具有一些副作用。
中医上对胎萎不长具有深厚的研究,早在《诸病源候论·胎萎燥候》中就有:“胎之在胞,血气资养,若血气虚损,胞脏冷者,胎则翳燥萎伏不长。其壮儿在胎内都不转动,日月虽满,亦不能生,是其候也。而胎在内痿燥,其胎多死。”《陈素庵·妇科补解》认为本病与情志因素有关。书中说:“如娠忧郁不解,以及阴血衰耗,胎燥而萎”。中医普遍认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母体先天禀赋虚弱,脏腑血气亏损,或孕后气血不足以荣养其胎,遂致胎萎,也有因父气孱弱,男精不壮,胎气不实而致者。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中医治疗胎萎不长的处方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胎萎不长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胎萎不长,使胎儿发育良好,足月出生,且无副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胎萎不长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柴胡12-18、当归身18-25、杭白芍5-8、龙眼肉8-12、淮山药13-18、熟地8-12、焦白术10-15、砂仁5-8、枯黄芩5-8、党参8-12、杜仲5-8、桑寄生8-12、山萸肉5-8、莲子肉8-12、枣仁8-12、阿胶4-6、鹿茸片0.8-1.5、菟丝子5-8、炙甘草5-8以及桑椹8-12。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胎萎不长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柴胡15、当归身20、杭白芍6、龙眼肉10、淮山药15、熟地10、焦白术12、砂仁6、枯黄芩6、党参10、杜仲6、桑寄生10、山萸肉6、莲子肉10、枣仁10、阿胶5、鹿茸片1、菟丝子6、炙甘草6以及桑椹9。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妊娠胎气本乎气血养之,胎不长者,由脾胃之虚,化源不足,郁怒肝气逆血不调所致。本发明通过将多味中药合理配伍,健脾理胃、调肝理气、滋阴养血,使胎儿以养。
本发明根据对临床100例患者观察统计,按照每5-7剂为一个疗程,以每天一剂的用量连续服用2-5个疗程,治愈率达93%。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荣,未经王华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5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