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牙种植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25104.1 | 申请日: | 2016-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0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A61L27/04;A61L27/06;A61L27/50;A61L27/5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植 | ||
一种人工牙种植体,由体部、颈部、基台组成,体部为多孔金属材料,该多孔金属材料为多级孔金属材料,所述多级孔金属材料本体是由以材料孔径大小进行分级的各级孔腔,及围绕形成孔腔的各级腔壁构成;每级孔腔均各自相互贯通且各级孔腔相互间也彼此贯通,分级级数至少两级,该种人工牙种植体与相邻骨组织的融合时间相对于传统体部为单一孔隙的多孔金属材料的人工牙种植体显著缩短,并使人工牙种植体牢固地固定在牙床上,克服了界面不稳、松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牙种植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种植牙技术的发展,种植牙成为牙列缺失和缺损的主要修复方法之一,牙种植体通常被锚固在病人牙齿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齿部位上,缺齿部位上的病人原有牙齿已经掉落或损坏,一般牙种植体被螺旋拧入或压配到孔洞中,孔洞被钻在病人缺牙部位处的下颌骨或上颌骨上。与其它传统修复方法如全口义齿、局部可摘义齿、固定义齿相比,种植牙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是功能强,能很好地恢复牙齿功能,咀嚼功能大大优于其他传统假牙;其次是不磨牙,可依靠自身的人工牙根进行修复,不用磨旁边的健康牙齿,对牙齿没有任何伤害;再者是固位好,不使用传统镶牙的卡环或牙套,人工牙根牙槽骨紧密结合,像真牙一样扎根在口腔里,具有很强的固位力与稳定性;另外种植牙美观,可以根据就诊者的脸型、其他牙齿的形状与颜色制作牙冠,达到整体协调和美观的最佳效果,而且舒适方便,不使用活动假牙必需的基托与卡环,没有异物感,非常舒适、方便,而且有利于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其操作也简单,种植牙手术是一个较小的牙槽外科手术,类似拔牙,采用局部麻醉,创伤小,术后即可进食,几乎无痛苦。一般种植体植入术只需要几十分钟至数小时即可以完成。由于选用的是与人体相容性极好的生物材料,种植牙对人体不产生任何不良的副作用。
牙种植体由体部、颈部、基台部组成,体部是是种植体植入人体组织内的部分,颈部是基台的下半部分、起连接体部与基台的作用,基台是种植体暴露于牙槽骨及粘膜外的部分,为其上部结构的人工义齿提供支持、固位和稳定作用。在种植牙中,所用的人工牙种植体很多体部采用了多孔材料,如多孔金属材料,拥有孔隙结构的牙种植体更具骨引导的特性,特别是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结构,可以使骨组织与牙种植体之间相互交织,有利于牙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融合,增加了固位力。如发明专利CN200580049687.7具有多孔小梁结构的牙种植体介绍的牙种植体的体部为多孔体,该多孔体由小梁结构的单一材料构成,如多孔钛、多孔钽、多孔NiTi合金等,其小梁结构保证所述多孔体的外部和内部之间的连通。该种牙种植体的不足在于牙种植体所用的多孔材料为单一空隙的材料,其孔的腔壁仍为致密材料,牙种植体植入后,在受咀嚼力时,尽管材料整体弹性模量可能较低,但作为腔壁的致密材料由于弹性模量较大,使得多孔材料的孔的腔壁上的细胞难以感受到力的刺激作用,出现应力屏蔽,不利于细胞生长,牙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融合较慢,不利于实现骨组织再生,牙种植体与相邻骨组织的界面不牢固,会出现松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人工牙种植体,相对于体部为单一孔隙的多孔金属材料能缩短植入后牙种植体与人体骨组织的融合时间。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人工牙种植体,由体部、颈部、基台组成,体部为多孔金属材料,该多孔金属材料为多级孔金属材料,所述多级孔金属材料本体是由以材料孔径大小进行分级的各级孔腔,及围绕形成孔腔的各级腔壁构成;每级孔腔均各自相互贯通且各级孔腔相互间也彼此贯通,分级级数至少两级。
进一步说,所述的人工牙种植体,所述多级孔金属材料中最小级多孔金属材料的孔径为1微米以下,最小级多孔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为80GPa以下,孔隙率不小于35%为佳,该孔隙率是指材料仅有该级孔腔的孔隙率,最小级孔在上一级孔的腔壁上,从而使得上一级孔的腔壁的弹性模量小于致密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5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